秋冬孩子爱生病、感冒!这6类食物建议多吃,助力恢复强免疫( 三 )


秋冬孩子爱生病、感冒!这6类食物建议多吃,助力恢复强免疫
文章图片
3.适量补充益生菌与乳铁蛋白
卫生厅发布的第四版新冠肺炎治疗方案张红中指出:可使用肠道微生态剂 , 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 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 而我们知道人体感冒 , 多为细菌病毒引起的 , 是否可行呢?
其实关于益生菌抑菌抗病毒是有临床研究的 , 但是其研究范本比较小 , 可作为一种参考 , 补充益生菌作为辅助缓解感冒症状的手段 , 比如乳双歧杆菌BI-07有助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缓解 , 乳双歧杆菌HN019有助于下呼吸道感染的缓解 。
秋冬孩子爱生病、感冒!这6类食物建议多吃,助力恢复强免疫
文章图片
2007年杜邦丹尼克斯使用乳双歧杆菌Bi-07在浙江金华幼儿园试验 , 发现坚持食用乳双歧杆菌Bi-07的孩子 , 感冒次数减少、同时有助于缩短病程、减少幼儿园旷课率减少抗生素使用 , 减轻症状(发热、咳嗽、流涕) 。
因此对于宝宝感冒 , 比如低烧 , 流鼻涕等 , 除了物理降温方法外 , 可尝试使用乳双歧杆菌Bi-07作为辅助手段 , 减少妈妈焦虑与孩子不适 。
秋冬孩子爱生病、感冒!这6类食物建议多吃,助力恢复强免疫
文章图片
在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发布的《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中总结了乳铁蛋白降低婴幼儿、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研究证据 。
King等[6]在美国开展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 将52名34周胎龄~生后4周、健康的配方奶粉喂养儿随机分组 , 分别喂养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含乳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 结果发现 , 试验组(含乳铁)和对照组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的发作频率分别为0.15次/年和0.50次/年 , 含乳铁奶粉喂养组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奶粉喂养组 。
Chen等[7]在中国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也显示 , 乳铁蛋白强化配方奶组和母乳喂养组婴儿呼吸道相关疾病、流鼻涕、咳嗽、喘息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含乳铁蛋白的配方奶的对照组
秋冬孩子爱生病、感冒!这6类食物建议多吃,助力恢复强免疫
文章图片
中国江苏[8]的一项包括98例年龄在11个月~13岁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随机对照试验也获得类似的结果 ,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50-100mg/d的乳铁蛋白胶囊治疗 , 可提高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 。
研究表明 , 食用添加乳铁蛋白的奶粉的孩子 , 无论在上呼吸道感染 , 还是下呼吸道感染 , 发生风险可能更低 , 当然根据奶粉中乳铁大含量有所差异 , 若妈妈想要给孩子食用含乳铁的奶粉 , 建议选择高含量的产品 , 可查阅营养成分表进行对比 。
秋冬孩子爱生病、感冒!这6类食物建议多吃,助力恢复强免疫
文章图片
对于已经处于呼吸道感染阶段 , 生病的宝宝 , 可以通过补充足量乳铁蛋白 , 辅助缓解症状 , 加速康复的 。 感冒期间的宝宝不建议转奶 , 因此不建议此时换含乳铁的奶粉 , 避免因为配方差异导致肠胃不适 , 如腹泻 , 消化不良 , 而降低爱孩子整体免疫力 。 实验中乳铁蛋白胶囊中获取较难 , 妈妈们可以选择含量高的乳铁蛋白调制乳粉进行适量补充 , 警惕入了乳清乳铁蛋白固体饮料的坑!
其实针对于轻微感冒的孩子 , 除了生活护理外 , 可以参考以上营养促进康复的方法 , 减少孩子不舒服 , 尽快康复 。 如果宝宝高烧 , 严重严重 , 一定需要先用药和听从医生建议 , 进行医学治疗基础上 , 辅助营养吧补充 , 保证代谢平衡 , 促进康复 ,
秋冬孩子爱生病、感冒!这6类食物建议多吃,助力恢复强免疫
文章图片
温馨提示
春暖、夏暑、秋凉、冬寒 , 是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 , 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多彩生活 , 宝宝幼小稚嫩的心灵和身躯也都会在这春夏秋冬的历练中走向强壮和成熟 。 感冒似乎与孩子伴随成长 , 宝宝在感冒时的营养注意事项 , 你学会了吗?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8,36(11):82-86.
[2]于会春,马永贵.发热时机体代谢和功能的变化.中外健康文摘,2012,15.
3]高峡.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83.
[4]陆权 , 安淑华 , 艾涛 , 等.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09):680-686.
[5]于康.感冒了该怎么吃?--预防感冒的饮食诀窍.癌症康复,2015,(1).
[6]KingJCJ,CummingsGE,GuoN,etal.A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pilotstudyofbovinelactoferrinsupplementationinbottle-fedinfants[J].JPediatrGastroenterolNutr,2007,44(2):24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