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 , 爱因斯坦小时候总是喜欢发呆 , 连老师都不能忍受 , 认为这是孩子的智力有问题 。 并且老师建议他的母亲对孩子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查 。
对于这个提议爱因斯坦的母亲断然拒绝了 , 并且表示孩子并不是在发呆 , 他是在专注的思考 , 将来他一定会成为大科学家 。 显然事实证明 , 这位机智的母亲说对了 。
1.父母自身的心态要更积极
当父母被"丧文化"包围时 , 很容易把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传染给孩子 , 降低孩子的生活热情 。 当父母乐观的迎接生活时 , 孩子也会更加勇敢的面对未知的成长可能 。 孩子的乐观心态在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更能够得到培养 。
2.采用激励的方式应对孩子的成长
在孩子面对困难时 , 父母的激励作用会远超家长的想象 。 激励无疑是一种正向的环境刺激 , 让孩子更加有勇气的面对挫折 。 同时 , 来自父母的激励也让孩子更加有安全感 , 对父母的教育引导更加信任 。
文章图片
3.适当地给予孩子肯定和认可
适当的肯定是对孩子能力、想法的认可 。 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得以建立 , 在行为表达上更加的积极 , 有行动力 。 孩子对父母的评价非常敏感 , 当父母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支持时 , 孩子对自我评价也会更加正面 。
父母的"丧系思维"很容易使孩子的成长受到限制 , 充满否定和担忧的环境会让孩子更为压抑 。 "丧系思维"会形成一种充满负能量的磁场 。 当孩子受到父母的"丧系思维"的影响时 , 很容易也因此而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 , 影响孩子发现生活中充满乐趣的一面 。 大家对"丧系思维"有哪些理解呢?对家庭教育有哪些看法呢?欢迎分享 。
文章图片
我是奶嘴妈妈育儿师 , 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 , 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 , 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 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 , 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 , 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男孩要“穷养”?小心把孩子养出“稀缺心态”,会得不偿失
- 孩子总是“唱反调”,为缓解问题,家长要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 孩子总是爱“炫耀”?家长要小心,孩子很可能是“缺爱”
-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闹?做“牧羊犬型”家长,合理把握教育的“度”
- 刚开始学就“骂老师”,孩子有易怒和低素质,家长要反思这3方面
- 别把“别人家孩子”妖魔化,理智看待,“良心竞争”助孩子成才
- 二胎家庭“矛盾”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大宝的“挑战”行为
- 孩子总爱“吃手”?家长别盲目阻止,这样引导孩子会更“聪明”
- 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线?良好的“家庭关系”,就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 孩子做事易失败?也许跟心态有关,不妨试试“吸引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