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口罩烤箱消毒和喷酒精方式给有用吗?( 二 )


另外要说明一点观念,一个效率在 0.3 微米,效率是 90% 的口罩和一个效率是 99% 的口罩,它们的差别不是只有9%,而是十倍(1000%),因为如果有 10000 个病毒通过这两种口罩时,通过 90% 效率的口罩的病毒是1000,而通过99%效率的口罩的病毒是100,1000/100=10这就是差别为何是十倍而不是只有9% 。有时看到电视上救治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医生,只带普通的医用平面口罩,笔者都会很替他们担心,因为除了效率较低,平面口罩的密封性也很差,更加重了危险性 。
油性气溶胶(Oily Aerosol)及水性气溶胶(Liquid Aerosol)
油性气溶胶或水性气溶胶对静电棉/口罩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和平常固态气溶胶(Aerosol/Particulate)比起来,如环境中有较多的油性/水性气溶胶,口罩效率的会减少的较快,因为当油性和水性气溶胶收集在静电棉的纤维表面时,接触面积较大(是面接触而不是固态气溶胶的点接触),故对纤维和纤维间因静电所产生的电场强度,有较大的伤害 。
所以如果工作在有高浓度油性/水性气溶胶环境中(餐厅厨房,石化厂…)口罩更换频率需较高 。
另外要提到一点,就是有些以气体形式存在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如果浓度太高,对口罩中的静电棉的静电强度也会有负面的影响 。
细菌(Bacteria)和病毒 (Virus)细菌(~0.3-30 微米,相对来说要大的多)和病毒(~0.004-0.4微米,相对来说要小的多)对人体都会造成伤害 。如前所述和图表一所示,很小的病毒和很大的细菌都不一定是问题,但粒径在 0.3微米附近的病毒和细菌,因为过滤效率最低,所造成的威胁,相对来说,也可能较严重 。
细菌和病毒在物理意义上来说和平常的气溶胶是一样的,实验中空气筛检程式(包含口罩)过滤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国外其实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ASHRAE,RTI…),虽然市面上的口罩对医用和民用的口罩有所区别,但如果在口罩供给赶不上需求时,戴口罩本身比是否戴的是医用口罩来说要重要的多 。
这次的冠状病毒的传染很快,除了常见的飞沫传染,可能和病毒气溶胶化(Aerosolized)有很大的关系,气溶胶化指的是当人咳嗽,打喷嚏甚至说话和呼吸时,都会制造气溶胶(Aerosol/Particulate),病毒有可能是单独或混在唾液里被放出体外,当唾液里的液体因外界的相对湿度较低而蒸发时,剩下的就是病毒或是有病毒附在上面的气溶胶了,病毒和有病毒的气溶胶的粒径可能都很小,可以漂的很远,也就是产生后,危险半径大大的增加了!

一次性口罩烤箱消毒和喷酒精方式给有用吗?

文章插图
Photo:台湾区不织布工业同业公会配戴口罩所需注意的事项笔者最近对数种市面上一般使用的口罩材料(N95以下),做了效率和吸气阻力的测试,在此对测试的步骤不做赘述,发现在 0.3 微米的效率为13~92%,如前所述,穿透率为 8~87%,也就是市面上口罩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好坏之间有超过 10 倍(87/8>10)的差别,国际上对于高效率的口罩都有很完整的标准,但对于日常使用的口罩,这一块的标准是有待加强的,尤其是碰到有疫情的时候 。
戴口罩时的密封性是很重要的戴口罩时,特别要注意密封,如果密封不好,过滤细菌和病毒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医务工作人员,需戴较高效的口罩(N95以上,R,P级别),以N95的口罩为例,很多的N95口罩,在0.3 微米的效率都在99%以上(穿透率<1%),即使只有少量的漏气,例如3%,那也意味着防护力大大的减少,和1% 穿投率比较,至少有 3 倍的差别 。日常戴口罩,如果有漏气时,往往会大于3% 。在先进国家,对于在有严重传染病人的环境里工作的人员,戴口罩后都需经过密封测试(Respirator FitTest),确定有足够的防护力,才让他们进入医疗机构和病房 。高效的口罩,虽然效率高,但吸气的阻力也较高,有时很难长时间佩戴,尤其是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故在有传染病人的危险区域工作的人,会直接戴有 pump(battery operated)和100% 效率过滤罐的全面罩式的防毒面具,因过滤的空气是打入面罩内,是正压,不会有呼吸困难的问题,另外可以防止病毒从其它器官(如眼睛和鼻子)进入人体 。其它效率低于 N95口罩的密封性也很重要,要记住,戴口罩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保护 。因为没有这层保护,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如有医用的胶带,可用胶带将口罩和面部接触的地方贴上胶带以减少漏气 。
口罩的选择市面上的口罩种类很多,分类也很复杂,在各式口罩供应充足时,可以按类别佩戴,但如果供给不够,重点就成为戴口罩而不是口罩的类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