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铜钱模具厂家那里有( 五 )


寿命达到目前国际先进工业国家水平; 做到中、小型
铸造模具完全满足国内生产需要, 大型铸造模具国
内配套率超过70% , 并增加模具出口量 。
4 产品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重点和重大课题
( 1) 铸造成形理论和技术的系统研究
目前, 铸造模具的设计理论和技术发展制约着
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模具浇注系统、排渣排气系统、
补缩系统和温控系统设计上普遍还处在仿效和类推
的做法, 往往造成设计失误, 或加大模具的调试难度
和难以提高铸件合格率 。/ 十二五0期间应加快和系
统研究金属铸造成形理论、顺序凝固精确控温技术、
) 36 )
5 电加工与模具62010 年增刊 专 稿
铸造过程中气体分布及排放机理、快速凝固技术 。
(2) 加快对新型、特殊成形工艺的铸造模具的
研发
目前国内对于一些有特殊性能要求的优质铸
件, 如高强度件, 高耐磨性件、薄壁件及高气密性铸
件的模具研究甚少, 无法满足军工、航天、航空等行
业需求, 这部分铸造模具国外还未达到完全成熟阶
段 。加快对新型、特殊工艺铸造模具的研发, 在这些
领域中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接近同步发展, 最有利
于抢占高端铸造模具制高点, 从而带动一般模具技
术和产品质量提升, 制造出具有特色的、有核心技术
的模具 。其中真空压铸、半固态金属铸造、金属挤压
铸造、金属液锻所需模具的开发、研究及其推广是重
点课题 。
( 3) 加快对新材料应用的铸造模具的研发
充分利用我国镁合金资源的优势, 拓展镁合金
压铸件的应用 。开展镁合金压铸生产工艺的研究、
以镁合金替代其他金属的大型压铸件可行性探讨,
以及相关模具的技术研究, 本课题重点应围绕大型
镁合金压铸模具的研发 。
( 4) 攻克铸造模具制造的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铸造模具制造水平与国外先进工业国
家的最明显差距在使用寿命上, 有些关键的先进制
造技术还没有很好掌握, 应对下列课题进行研究: 模
具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掘耐热钢材的性能; 型位镶件
失效分析及提高铸造模具使用寿命的研究; 厚度大
于200 mm 的热作钢热处理淬透性的研究; 铸造模
具镶块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等 。
( 5) 大型、复杂、精密压铸模的研发与制造
铸造模具中的大型、复杂、精密汽车压铸模目前
依然大量进口, 影响到汽车行业的发展, 应对进口模
具进行分析、消化和模仿, 可抓住目前急需的和难度
大的典型模具开展攻关: 展开桥车发动机缸体压铸
模具的研发制造; 自动波汽车变速箱压铸模具的研
发制造 。
5 我国铸造模具的发展建议
( 1) 建议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以及政府的
扶持, 做强行业骨干企业, 在/ 十二五0期间重点培育
和造就3~ 5 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 开展难度大、高
端铸造模具的开发和攻关,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
( 2) 建议继续大力支持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
构加速对铸造模具CAE 软件的研究和开发, 特别要
联合铸造行业生产厂家和相应模具的制造厂家共同
开发, 以鼓励推广应用, 在经济政策上应给予以适当
的扶持, 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起步不
算太早的日本、韩国在铸造CAE 软件开发的做法,
以及黄岩、宁波地区通过地方资助推广应用国产塑
料模具CAE 软件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
( 3) 建议在/ 十二五0期间, 发挥模具工业协会
的作用, 组织力量, 参考北美铸造学会标准和ISO
国际标准, 对压铸模具的国家标准进行第二次修订,
并着手制定低压铸造模具国家标准和重力铸造模具
国家标准 。
( 4) 建议国家在钢铁行业中重点扶持2~ 3 个
生产厂点, 这些厂点只能做到/ 小、专、精0 。加速提
升冶炼、锻造技术, 进行新模具钢种的研发, 热切期
待市场能提供铸造模具行业所需的质优价廉的国产
耐热模具钢材 。
( 5) 为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建议国家或铸
造模具制造厂家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铸造模具技术
研究所、热处理中心、钢材表面处理中心、铸造模具
试模基地、铸造模具检测和鉴定中心等技术研究和
服务的平台 。
2009 年广东省特种加工学会年会在深圳隆重举办
2010 年1 月9 日, 由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主办、深圳福斯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承办的2009 年
广东省特种加工学会年会在深圳隆重举行 。广东省特种加工学会的理事、会员代表、特邀嘉宾等近百人参加了会
议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徐宏佳秘书长,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理事长、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