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建文帝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三 )


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 。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 。
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 。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 。
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各类词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 。
建文帝到底跑哪去了呢?

历史上的建文帝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文章插图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建文帝,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元璋指定的合法继承人 。朱元璋死后,不满建文帝削番的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
关于建文帝的去向与生死,民间与官方记载都不一样 。对于建文帝的结局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被烧死说 。明史记载军队攻入北京后宫中燃气熊熊大火,在大火中有一具被烧的面目全非的尸体,这具尸体非常像建文帝,于是官方认定建文帝是被烧死了 。
那么这种说法可信吗?当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因为烧焦的尸体真假难辨当然就不能直接说明建文帝是被烧死的,但官方又拿不出比这更好的说法,为了稳定人心和有利于政局的考虑就记载建文帝被大火烧死了 。由于事情太过蹊跷,民间和野史都不承认这种说法 。
二:被朱棣杀死说 。因为朱允炆是朱元璋临死前的皇位唯一合法继承人,只有杀了建文帝,朱棣才能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 。但是这件事又不能公开化,一旦让人知道是自己杀死的,就背负弑君的罪名,所以对外声称建文帝是被大火烧死的 。
但这种说法依然缺乏证据,被杀说只能是后人猜测 。三:流落民间说 。有一种说法是建文帝并没有被大火烧死,被烧死的只是一个身材很像建文帝的替身 。
而建文帝早已逃入民间 。这种说法比较靠谱,有传闻建文帝有可能逃往湖南以及湖北一带 。也有人怀疑建文帝已经逃往海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秘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但个人认为朱棣花巨资让郑和下西洋去寻找建文帝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样寻找机会太渺茫 。
如果建文帝真的逃亡海外,就已经没有寻找的必要了 。如果人不在国内,也就失去了再次起兵的机会,因为没有军队和旧臣的拥戴,对皇位的威胁几乎为零 。所以郑和下西洋就是到各国弘扬大明国威的 。四:做和尚说 。
这个说法非常普遍,民间和野史都确信这个说法 。现在的电视剧也都采用了这个说法,那么这个说法到底能不能成立呢?传说大军攻入北京之际,近臣们给建文帝剃了头发披上袈裟带着二十来个亲密随从从密道逃跑 。这个说法应该比较靠谱,因为人在生死关头有逃跑的机会绝不会坐以待毙 。那有人会问崇祯当时为什么不逃跑?崇祯开始是有逃跑的就会的,没逃是因为大臣们不让,失去了最佳逃跑的机会 。
传说建文帝逃到四川江平市龙泉寺当和尚,也有说法是逃到余杭东明禅寺当和尚 。全国有多处寺庙都有关于建文帝落脚的传闻,至今依然真假难辨 。2004年有一位姓让的老人说自己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第15世孙,并有传世家谱为证 。
据他说建文帝出家后改姓让,起名让銮 。銮就是金銮殿,也就是说自己把皇位让给朱棣 。
建文帝朱允炆逃到哪里了呢?
历史上的建文帝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文章插图
燕王朱棣叛乱,攻下南京取得胜利之后,建文帝的下落至今仍没有定论 。不管是被焚而死,还是为了避难乔装成和尚,建文帝的结局都是很凄惨的 。
朱棣上台以后,重新修订了《明太祖实录》,并且消除所有有关朱允炆的文字记载 。也正是由于官方文字的缺失,才导致后来民间的不同记录和坊间的各种传闻盛行 。而随着传闻的多样化和时间的流逝,让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下落,成为了至今难解的谜题 。明建文帝的行踪之谜,自明成祖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众说纷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