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复习初中数学( 六 )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总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 。
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 。
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 。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 。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 。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 。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 。
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 。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 。
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 。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2)y=13-2x
(3)y=3x+2x-1
(4)y=1x+1-1
(5)y=x+2x-2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周角、圆心角、弦心角、圆幂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综合性强且是重点应掌握的题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

怎么复习初中数学

文章插图

1.全面系统的复习,把握知识全貌
初中阶段时间跨度长,内容多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数学复习好,突出的一点就是注意复习要全面 。
为此,课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中考《考试说明》,弄清教材的基本要求,明确教材的系统,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明确中考考试内容,把握中考的命题趋势 。课上要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使学生把握知识全貌,从知识体系上掌握好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学生就会逐步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达到巩固和深化知识的目的,才能使所讲知识系统逐渐内化,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引起学生的思维的整体发展,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

2.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数学中考题中,填空题、选择题和前四道大题重点考查的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些题目就是课本原题或课本改编题 。
因此,在平时让学生多做一些低档、新颖的题目 。对于重点考查的内容作重点的复习,对于淡化的内容千万不要加深难度,对于删掉的内容一定要敢于舍弃 。多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把既能体现本单元重点的知识点,又是各省考题共性的考题精选出来进行分析、讲练 。
多研究新课程、新课标,对于新课程中具有新情境、新信息的题目拿过来让学生进行练习 。对于精选出来的习题要进行认真的编辑和整理,最好以题组的形式出现 。正如我市教研室的王保仓老师所强调的那样要“基本概念习题化,习题处理题组化,题组处理自主化,重点问题重复化,能力问题多样化 。


3.注重能力培养,训练学生思维
初三数学总复习是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在中考的三轮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第一轮复习时,在精选基本习题,易题精练的基础上,在复习时还要精选一些有代表性、巩固性和灵活性的习题,从各种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证)法,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还可改变条件进行“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 。这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