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入门步骤( 三 )



3.一个画面有哪些成分构成?分别有什么作用?
一.环境(前景 , 背景)主体
二.作用:前景(参照16) , 主体(表达主题 , 让画面形成一定的形式美) , 背景(衬托主体 , 最常见的是黑白背景的商品图和灰背景的人像图 。增加照片的故事内容 。1.突出主体 , 使轮廓和形状 清晰可辨背景在影调或色调上应与主体形成一定的对比 , 才不会把主体吞没 。
另外背景应尽量简单统一 , 避免琐碎复杂 , 以保证主体的突出 。拍摄时不仅要看到被摄主体 , 也要看到背景 。要注意背景是否有利于突出主体 , 并仔细地选择和适当地处理 , 使背景更好地烘托主体 。
2.表现出被摄对象所处空间 环境的大小 , 如果被摄对象距离背景越远 , 画面中表现出来的空间环境就越大;反之 , 被摄对象距离背景越近 , 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空间环境就越小 。)
4.什么是白平衡 , 如何调整及利用白平衡体现照片风格 。
一.白平衡:所谓白平衡 , 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 。

二.调整:每种光源都有它自己的颜色 , 或者称“色温” , 从红色到蓝色 , 各有不同 。蜡烛、落日和白炽灯发出的光线比较接近于红色 , 它们在画面中呈现的光线色调就是“暖调”的;而相对地 , 清澈的蓝色天空则会让画面中呈现蓝色的“冷调” 。每一种预设 , 都会对其相应的光线作出白平衡校正 。
比如说 , 白炽灯白平衡设置会消除预定数量的暖调光线 , 来让画面的色彩平衡趋向于中性;而阴影白平衡设置则会消除晴天阴影中特有的冷调 。“K”设置可以让你设定具体的色温值 , 这一数值越低 , 色彩就越偏暖 , 如果调高 , 色彩就偏冷 。蜡烛光线的色温约为1000K , 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K 。日光和闪光灯的色温则位于中间段(日光大约5200K , 闪光灯5900K) 。

1.风光摄影有哪些拍摄技巧?
一.镜头的选择(广角镜头大量采用 , 长焦镜头框选片段精彩 , 定焦镜头是最佳选择 , 还有就是摄影附件) , 技巧:1.把我时间及光线的变化(阴天和烈日 , 清晨和黄昏 , 雾的映象)2.拍摄地点以及景别元素的把握(地平线的安排 , 拍摄地点的斟酌 , 景观的选择)3.云彩和树木的表现(云彩的层次 , 云彩塑造光线 , 云彩的形状 , 树的表现形式例如延伸秩序张力)4.滤镜的运用(中灰渐变镜压暗天空 , 偏振镜为画面增色 , 灰镜延长曝光时间)5.朝日夕阳的拍摄(关键的20分钟焦距的选取 , 点测光 , 寻找美丽的剪影 , 美景的组合)6.山景和水景(山连绵之势 , V型三角构图 , 山顶上的景色 水景的曝光流动的丝绸 , 湖海的大场景拍摄)7.冬日雪景和丰收的秋色(雪景控制曝光 , 金秋可以逆光 , 偏振镜 , 落叶的.生命力)8.前景的运用 9.测光技巧 补充:注意画面的延伸性 , 尽量避免将主体对象直接放在画面的正中间 , 并合理安排画面的元素 , 处理构图中容易造成分散注意力的成分 , 并在构图中除去或虚化 。使用引导线 , 使用前景 , 利用朝霞与晚霞 , 意境创作 , 黄金分割等 。
2.什么是纪实摄影 , 如何进行纪实摄影创作?
一.纪实摄影:纪实就是记录 , 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 , 都是来源于生活和真实 , 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 , 换句话说 , 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 。纪实摄影按照图片内容的多少盒信息量的强弱 , 一般可以分为单幅小品类(多为新闻类 , 体育类 , 时事类 , 通常一张照片内的信息特别丰富)的纪实作品和叙述类(表现形式通常被用于记录对时间的感念 , 特点人群的生存状态或围绕特定物品和事件发生的故事 , 甚至是展现某一个时间段发生的事件的总和)的纪实作品 。

二.创作:在相机选择上(相机的小型化 , 操作的人性化 , 重量的轻量化) , 镜头的配备(走出大光圈和顶级产品的误区选择合适焦段的镜头产品) , 优秀的纪实照片首要条件是画面的内容和主题 , 纪实摄影的成功率可能是所有摄影门类中最低的 。纪实摄影并不一定要背负太多的苦难 , 纪实摄影也可以拥有温馨的元素 , 那些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安宁和平静 , 那些更纯粹的思想和一切真实的感情 , 都可以被完美地表达出来 , 成为波动观赏者心弦的乐手 。纪实摄影拍照技巧:1抓拍(不干涉拍摄对象最自然、最生活的活动对象 , 人多不要 , 大声喧哗也不行 , 要融入主题 , 要沉着冷静)2跟拍3盲拍4黑白照片5不受限制的创作时间6客服创作地点的视觉疲劳7镜头的运用(广角的运用突出主体 , 画面信息的采集 。长焦镜头)8非人物纪实照片的创作(寻找生活中趣味元素 , 拍摄熟悉景物的另一面 , 不能错过难得的拍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