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病虫害防治:①地黄斑枯病:主要危害叶部 , 发病盛期为7-8月雨季 , 病菌在病残株上越冬 , 成为翌年的传染源 。防治方法:选无病区留种;收挖前将地上部病残株收集彻底处理;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倍量式波尔多液喷雾 。②地黄枯萎病:土壤和种栽带菌 , 为最初传染源 。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地种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 忌与玄参、菊花等轮作;选用无病种材留种;增施磷、钾肥;注意排积水 。③大豆胞囊线虫:危害根部 , 防治方法:忌连作及以大豆等为前茬:温水浸种、土壤消毒等 。④棉红蜘蛛:成、若虫吸食叶片汁液 , 在6月中旬和9-10月出现两个高峰 。防治方法:收挖前清园处理病残体;与棉田相隔较远距离:发生期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或20%双甲脒乳油1000倍液喷雾 。
三、采收与加工 栽种当年9-10月地黄停止生长后即可收获 。挖出块根 , 除净泥土即为鲜地黄 。加工时 , 将鲜地黄放在火炕上慢慢烘焙 , 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 , 全身柔软 , 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 。堆1-2天 , 使其回潮后 , 再焙干即为生地 。生地加黄酒50% , 于罐内或其他容器内封严 , 放入水浴锅内加热炖至酒被吸尽 , 取出晒至上皮稍干即为熟地 。
地黄栽培技术地黄 , 又名生地、熟地等 , 是一种用量较大的中药材 。地黄种植技术是什么?我分享了地黄栽培技术 , 一起来看一下吧 。
地黄栽培技术一、选地整地
地黄适宜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土内生长(不能种在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内 , 以免水渍烂根) , 土质过硬则易使地下茎长成畸形 , 影响质量和产量 , 减少收入 。地黄易感染病害 , 切忌连作 , 对前茬作物要求也较严 , 忌以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做前茬 , 也不适合在种过棉花、芝麻的田里栽培 , 而以禾本科作物谷子、玉米、麦类做前茬为最好 。
“三北”地区栽培的地黄以春种秋收为主 , 可于上冻前深耕30厘米左右 , 待翌年春季解冻后 , 每亩施堆肥500千克 , 并加拌过磷酸钙20~25千克做基肥 , 然后浅耕15厘米左右 , 耙碎 , 整平 , 即可栽种 。亦可采用畦田 , 一般畦宽1~1.2米 , 长10米 , 畦面要呈倾斜状 , 以防止积水 。
地黄栽培技术二、地黄繁殖方法
地黄一般采用根茎繁殖法 。繁殖所用根茎称种栽 , 留存种栽通常有以下3种方式:
1. 窖藏种栽 。可于收获地黄时 , 选择品种优良 , 无病虫害的根状茎 , 储藏在地窖里越冬 , 以备来年开春使用 。
2. 大田留种 。在收获时将留做种栽的地黄留在田里 , 待来年春季刨起做种栽 。
3. 先栽后移 。春季栽的地黄 , 可于7月中下旬将留做种栽的刨出 , 移栽到别的地块上 , 使其在田间越冬 , 待翌年开春后刨出来做种栽 。
实践证明 , 上述3种方法以第三种为最好 , 具有用种量少、粗细均匀、生活力强等优点 。栽种前要对种栽进行严格挑选 , 以有螺纹的中间一段为好 , 然后将其截成6厘米长的小段 , 并进行日晒 , 待断面收缩愈合后再下种 。按行距30厘米 , 内深15厘米 , 株距20~25厘米开沟 , 将种栽平放在沟内 , 然后覆土 , 稍压实 。气温在20~24℃时 , 15天左右即可出苗 。每亩用种栽30千克左右 , 种植8000~10 000株 。
地黄栽培技术三、地黄栽培田间管理
地黄出苗后 , 若发现缺株 , 要及时补栽 。从出苗到封垄前要追肥1~2次 , 每次每亩追施腐熟的人粪尿1000千克 , 或硫酸铵15~20千克(第二次可在苗株高20厘米左右时施入) 。在追肥的同时 , 要中耕除草 , 但要浅锄、慢锄 。中耕深度以不超过2厘米为宜 , 谨防伤害根茎和幼芽、嫩叶 。当地黄茎叶长大并覆盖地面时 , 切忌用锄除草 , 可改用手拔 。
在地黄生长期间 , 应及时摘除花蕾和分蘖 , 因药用根茎抽薹开花会消耗养分 , 因此 , 出现花蕾和分蘖要及时打掉 , 以确保根茎正常生长发育 。地黄浇水要求比较严格 , 素有“三浇三不浇”之说 。所谓“三浇”是指施肥后必须浇、天旱时必须浇、暴雨过后地温升高必须浇;所谓“三不浇”即地面不干不浇、天空阴暗不浇、中午炎热不浇 。地黄不仅怕干旱 , 而且怕雨涝 , 下雨后田间积水过多时要及时排水 , 以防块茎腐烂 。
- 免单群主是怎样找到免单的
- 锦衣之下上官曦和谁是一对,上官曦结局是怎样的
- 怎样加热打包的剩菜才有营养
- 怎样加强驾驶员环保意识
- 怎样批量纵向合并单元格
- 让小编来去教你大家怎样来读懂葡萄酒的香气吧
- 怎样选购电磁辐射测试仪器?
- 最新墙砖品牌排名是怎样的
- 静候佳音怎样接下一句
- 1PAY怎样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