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除夕是哪一天( 四 )


12、除夕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 , 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春节贴福字 ,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
13、除夕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 , 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 , 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 , 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 。一到零点 , 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 , 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 , 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 , 庆祝新年的到来 。
14、除夕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 , 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 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其起源很早 ,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 , 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 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
更多关于2020年除夕是哪一天? , 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c9323161573191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小年和大年是哪一天 小年和大年是哪一天
小年和大年是哪一天 , 小年的民间习俗和大年也不相同 , 对于这两个词汇 , 这两个节日 , 总是分不清楚什么是小年什么是大年 。那么 , 以下详细了解小年和大年是哪一天吉相关内容 。
小年和大年是哪一天1小年和大年相差几天
大年和小年,相差6到7天 。
小年一般是腊月二十三 , 也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四 , 再过六、七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
小年 , 从字面意思上看有三种解释 。一是指农历腊月是二十九天的月份 , 二是指节日 ,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 旧俗在这天祭灶 , 第三种解释是指果树结果少 , 竹木生长慢的年份 。作为节日来讲 , 由于地域风俗的差异 , 小年在全国各地赋予的含义和习俗也是不同的 , 比如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 , 也有地方称冬至为小年 。
大年三十也就是常说的除夕夜 , 除夕夜 ,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 , 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夜人们都要除旧迎新 , 有旧岁至此而除 , 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 。而此时也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春节 , 接受传统教育的最佳时机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 , 南方新年有吃馄饨的习俗 , 新年吃面 , 是预祝寿长百年 。
小年和大年的区别
小年大年的日期、习俗均不相同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 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这一天 , 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 , 让玉皇大帝赏罚 。祭灶时 , 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 , 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 。“男不拜月 , 女不祭灶”的习俗 , 因此祭灶王爷 , 只限于男子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 , 熟食一般不易保存 , 必须随时烹煮 。
大年 , 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 , 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 , 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 。节日期间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祭祖 , 贴门神 , 放爆竹 , 给压岁钱 , 吃年夜饭 , 送财神等 。
小年的民间习俗
祭灶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 , 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 , 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 , 岂独少黄羊 。
俗语有"男不拜月 , 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 , 女人是不祭灶的 , 据说 , 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 , 怕女的祭灶 , 有"男女之嫌" 。对于灶王爷的来历 , 说起来源远流长 。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 , 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 。早在夏代 , 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 , 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 , 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 , 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 , 也叫“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 北方称“扫房” , 南方叫“掸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