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喷漆的理论知识( 二 )


⑷.稀释比率不当或不良稀释剂
若所用的稀释剂蒸发速度过于快速 , 将会使潮湿漆膜中的溶剂冒泡或沸腾 , 致使油漆表面上产生针孔情况 。
⑸.表面清洁或处理不当
在底漆表面上留的水分湿气 , 将会蒸发穿过面漆表面而产生针孔 。
⑹.喷枪调整或技术不当
如因喷枪的调整或操作的技术 , 致使所喷出的漆膜过湿 , 或因喷枪距离工作面过近 , 致将空气打入潮湿的漆膜中 , 则漆膜中过量的空气或溶剂于干燥过程中逸出 , 而造成针孔现象 。
19.裂纹
如同干涸的池塘发生一系列的裂纹 。时常出现规则和不规则的痕迹;常出现在面漆 , 有时也曾出现于底漆 。
现象分析
⑴.漆膜过厚
⑵.漆料没有均匀地混合 。
⑶.每一道自然干燥时间不够 。
⑷.添加剂使用不当 。
裂纹预防方法:
⑴.不要喷太厚 , 每一道一定要有充分的自然干燥时间 , 不要以喷枪风干 。
⑵.脚底搅拌底漆与面漆 , 需要时加鱼眼防止剂于面漆内 。
⑶.依照标签所示添加添加剂 。
裂纹补救办法:
砂磨损坏部位 , 直至表面平滑 , 然后再补修 。严重时除去所有漆膜 , 直到金属表面再喷 。
20.补土收缩或开裂
这种毛病 , 系在修补区出现面漆漆膜及底漆漆膜开裂或拉开的现象 。
现象分析
⑴.一般原因
细补土表面 , 通常曾很快干燥 , 因此可能于喷涂面漆后发生收缩或开裂现象 , 但在某些情况下 , 亦会于喷涂面漆前就发生收缩或开裂现象 。
⑵.表面清洁或准备不当
当细补土刮涂于未彻底干燥的底漆面上后 , 由于溶剂的释出而变形 , 将会造成分裂或收缩的现象 。
补土收缩或开裂补救办法:
将受影响区域的补土清除 , 并重喷一层薄漆膜 。
21.气泡
由于溶剂陷于底漆或面漆内部而造成漆面有无数的小气泡 。如果强制干燥方法不当或烘烤不均匀时 , 会有更加恶化现象 。
现象分析
⑴.表面清洁或处理不良 。

⑵.稀释剂选择错误
使用太快干的稀释剂 , 特别是过于干喷时 , 使空气陷于漆膜内 。
⑶.过于湿喷、漆膜过厚
底漆过于湿喷 , 或每道之间自然干燥时间太短时 , 使溶剂陷于漆膜的内 。
气泡预防方法:
⑴.彻底做好表面清洁工作 。
⑵.依工作环境温度不同 , 选择适当稀释剂 。
⑶.不要过于湿喷 , 底漆或面漆每道之间一定要有自然干燥时间 。
气泡补救办法:
如果情况严重 , 则研磨至金属表面 , 再重新喷涂 。如果气泡状况轻微 , 则研磨过后再重喷底漆及面漆 。
22.漆面污染及脏点
面漆喷涂过后 , 漆面有异物或脏点 , 以肉眼于半公尺内即可分辨 , 影响漆面的完美 。
现象分析
⑴.涂装场所污染 , 如烤漆房地板没有清洁干净 。
⑵.设备不良 , 烤漆房没有正压 , 过滤网使用过久或没有保持干净 。
⑶.被涂物本身没有确实处理干净 , 尤其是内外角落处 。
⑷.漆料没有过滤或漆料过滤不良 。
漆面污染及脏点预防方法:
⑴.经常保持漆房地板干净 。
⑵.漆房保持正压 , 风速保持在每分钟100~150英尺 , 经常更换漆房过滤网 。
⑶.被涂物确实处理干净 。
⑷.漆料一定要先过滤 。
漆面污染及脏点补救办法:
以1200号以上的耐水砂纸细心湿磨 , 再以烤漆粗蜡抛光
(基本知识)
影响汽车外观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汽车的颜色、面漆的质地和面漆的状况 。特别是颜色 , 是判别质量优劣的依据 。
(1)影响汽车色彩的因素:对颜色进行定义和描述主要有亮度、色调三个概念: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色调即人的眼睛看到的颜色;色度指颜色的强度浓度 , 包括强度、浓度、饱和度、灰度等 。
事实上 , 不同光源对油漆有不同效果 , 使油漆的颜色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光源中各种彩色光线的含量不同 。比如 , 某种油漆中含有蓝色成分 , 在日光下可能看不出来 , 但在水银灯下却十分明显 , 因日光和水银灯中蓝色光的含量不同 , 而出现可能在车间灯光下看修补漆与汽车颜色配得很好 , 但在日光下却不够好 。在车间灯光条件下调配的颜色和车间所用灯光的类型有大关系 。如白炽灯光会使油漆颜色发红;荧光灯中荧光粉的不同使油漆颜色偏黄或偏蓝;冷白光和软白光都能改变油漆呈现的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