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蛴螬:4—9月危害最重 , 在地下咬食芍药根 。严重时 , 能使地上部分枝叶变黄枯萎 。防治法:冬耕深翻 , 可使蛴螬越冬代死亡;危害期间可喷射50%马拉松乳剂 。
4.蚜虫:以口器刺入叶子 , 吸食汁液 , 使叶缘向底面卷曲 , 变成黄色 。待幼苗长大时 , 蚜虫又常聚集在嫩梢、花柄、叶背上 , 使幼苗茎叶卷曲萎缩 , 严重时全株枯萎 。防治法:消除越冬杂草;喷射4%乐果或2.5%鱼藤精液;保护蚜虫的天敌 , 如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等 , 以虫灭虫 。
像是想黑斑症状的就是黑斑病;危害严重 。先在叶面发生黑褐色小斑点 , 而后扩大成不整形轮纹 , 相互连接 , 使绿叶枯死 。可喷射波尔多液 , 或500倍代森锌或代森锰;被害部分剪除烧毁;芍药栽后
三.四年进行分株繁殖时 , 不再连作 。
芍药管理技术:
1.扒土:上一年冬季的堆土必须在芍药嫩芽出土前4—5天扒除、平整 。如此项工作不及时做 , 嫩茎已向上顶 , 用锄扒土时 , 必须注意不能把嫩茎扒断 。如不扒土 , 则嫩茎基部衰弱 , 影响生长 。
2.中耕除草:扒土后至绿叶枯落期间 , 需要经常中耕除草 。
中耕时 , 绿叶封田前和花期前后要耕得深 , 孕芽后要耕得浅 。在正常情况下 , 每年应中耕除草10-12次 。
3.施肥:芍药好肥性强 , 特别是花蕾显色后及孕芽时 , 对肥料要求更为迫切 。根据芍药不同时期的需要 , 施肥期:
一.展叶显蕾后 , 绿叶全面展开 , 花蕾发育旺盛 , 需肥量大;
二.花才开过 , 花后孕芽 , 消耗养料很多 , 是整个生育过程中需要肥料最迫切的时期 。
这时如果肥料跟不上 , 会影响新芽饱满和翌年生长发育;
三.为促进萌芽 , 需要在霜降后 , 结合封土施1次冬肥 。施用肥料时 , 应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 , 特别对含有丰富磷质的有机肥料 , 尤为需要 , 如翠姆水溶肥 。
4.浇水:芍药不耐涝 , 但过于干燥也会生长不良 。适度湿润是它良好生长的必要条件 。
因此在干旱时要注意浇水 , 多雨时要及时排水 , 保持干湿相宜 。
5.摘侧蕾:芍药开花前除顶蕾外 , 其下有侧蕾3—4个 , 为了顶蕾花大色艳 , 应在花蕾显现后不久 , 摘除侧蕾 , 使养分集中于顶蕾 。但是为了防止顶蕾受损 , 除顶蕾外 , 可先留一个侧蕾 , 待顶蕾开始膨大 , 正常发育不成问题时 , 再将留下的侧蕾迅速除去 。
6.立支柱:芍药花杆软 , 多数品种开花时往往花头下垂 , 容易倒伏 。可在花蕾显色后 , 设立支柱 , 支柱形式有两种:一是单杆式 , 以扶持花特大而杆又软的品种 。绑扎时 , 用小水竹竿插于花杆背部土上 , 然后用细麻丝分三道呈“8”字形绑扎 。
但不能绑扎太高 , 太高花头僵硬 , 有失美观;二是圈套式 , 用于一般品种 , 将松散植株用塑料圈围起来 , 使花杆相互依附而挺立 , 切忌缚扎茎杆 。否则茎秆中的养液受阻 , 会导致种子尚未成熟而植株已经枯萎 。塑料圈的大小要适当 , 太大仍旧松散 , 无法依附;太小紧拢在一起 , 有失美观 , 以舒适又能相依挺立为好 。
7.搭花棚:芍药开花时 , 气温已较高 , 同时雨水多 , 为了免遭雨打 , 遮蔽日光、调节棚下小气候 , 以延长花期 , 保持花色艳丽 , 可搭棚架 。
棚高约2.5米 , 遮以苇帘 。有花棚遮盖的芍药 , 可延长花期8-10天 。
8.割秆封土:芍药开花后 , 有些品种能够结实 , 除有目的保留外 , 一般都将果实剪去 , 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
不是种在游览观赏区的芍药 , 有时还用草将植株下部绑缚 , 促使养科下贮 , 以利孕芽 。霜降后 , 芍药地上部分枯萎 , 这时应剪去枝杆 , 扫除枯叶 , 集中烧毁 , 以防止黑斑病菌下土越冬 , 同时施冬肥 , 封土 。
- 芍药花多少钱一棵
- 消防应急灯市场一片乱象
- 芍药种植前景怎么样
- 芍药花哪个品种可以卖钱
- 牡丹和芍药的区别有哪些
- 微信代购三大乱象有哪些?
- 水煮蛋吃不完怎么做菜
- 鸭珍怎么做不会硬
- 泡面怎么煮好吃
- 鱿鱼切花刀切哪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