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觉得结了婚就等于跳进了坟墓,每日被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围的团团转,随着时间的流逝感情也变成了亲情,生活平淡无味,在没有激情澎湃的岁月 。三是觉得结婚以后压力太大,婚后需要还房贷、还车贷,有了孩子还得赚奶粉钱 。女性还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还得照顾家里的吃穿用度,大事小情都得管,弄得疲惫不堪 。
苏格拉底式爱情什么意思(柏拉图式爱情真的只是精神恋爱吗)

文章插图
近年来,“柏拉图式爱情”成为人们口中常的描述爱情的词语 。其大致意思是,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精神上的纯洁爱情,反对肉体的接触和欲望 。
人们常常将其与异地恋、网恋等等所谓的“精神恋爱”相联系 。
稍微熟悉古希腊历史,或者柏拉图思想的人,也会认为是男性间的同性之爱 。但事实上,这是对柏拉图关于“爱”哲学思想的一种曲解 。最早提出“柏拉图式爱情”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者”马尔西利奥·费奇诺 。他认为爱情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渴望与思慕,这也使得后世一提到“柏拉图式爱情”就想到了精神恋爱,认为这是柏拉图所提出的爱情模式 。
其实,柏拉图对于“爱”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同性或异性之爱 。并且将爱提升到了哲学的层次,认为“爱”是对“美”或“善”的永恒追求 。接下来,就让我们真正走进和了解,古希腊大哲学家所认为的“爱”,究竟是什么?雅典学院一.一场关于“爱”的酒会柏拉图对于“爱”的观念,大多表现在他的著作《柏拉图对话集》的《会饮篇》中 。
柏拉图通过酒会上,众人对于爱与爱神的讨论,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这场酒会,其实是一场庆功宴,悲剧剧作家阿伽通为了庆祝自己的作品获奖,特别邀请了几位朋友到家中庆祝 。举行完仪式后大家围在桌边,却都犯了难,原因竟是酒量最大的包萨尼亚、厄里克希马库斯与阿伽通昨天晚上已经宿醉,现在仍晕晕乎乎,无力再狂欢一晚 。
于是众人提出,通过讨论问题来消遣聚会的时光 。修辞学家斐德罗表现得十分积极,他指出,诗人们、智者们对于各种神灵都有赞颂之语,但对于伟大的爱神——爱若斯,却从无一人赞扬过 。他提议,这次酒会就用来为爱神祝颂词,大家一起讨论爱神与爱 。
于是,一场伟大的关于“爱”的酒会,就在古希腊的智者间展开 。古希腊陶瓶上的酒会图画斐德罗、包萨尼亚、厄里克希马库斯、阿里斯托芬、阿伽通、以及苏格拉底,六人依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们由浅入深的表述,其实也正是柏拉图思维逻辑的进展和思考的深入 。整个酒会的讨论有三个阶段,首先斐德罗、包萨尼亚、厄里克希马库斯三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讨论了爱的对象和爱的差别 。
之后,阿里斯托芬、阿伽通两人将对话深入,讨论到了爱的品质 。最后,苏格拉底将对话引导向最高潮,他不仅反驳了阿伽通的观点,更是将“爱”从具体上升为抽象,从单一的爱中,概括出了爱的本相 。二.高尚与卑鄙的爱前五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到,他们在讨论着有差别的爱,也就是高尚与卑鄙的爱 。而这种爱,又与同性之爱与异性之爱相联系 。
这其中,包含了许多我们当今对“柏拉图式爱情”的理解 。“ 一个年轻人最高的幸福无过于有一个钟爱自己的情人,情人最高的幸福无过于有一个年轻的爱人 ” 。古希腊盛行男子同性恋的风气,其中,年龄较大的男子钟爱年龄较小的少年,前者则被称为情人,后者被称为爱人 。情人与爱人的关系十分复杂,他们可能是师生关系,有可能是朋友关系,总之相互爱慕与欣赏 。
这种同性恋风气盛行的原因大概与古希腊社会,女子地位低下,较少出现在公共事务中,以及男人们的并肩战斗所培养的情谊相关 。在这样的情人与爱人的关系中,较为年老的一方实则起到了对少男的教育作用,引导他们获取道德与知识 。例如苏格拉底和阿尔西比亚德,两人年龄相差巨大,但阿尔西比亚德仰慕苏格拉底的才学,便将其奉为导师与爱人 。
而女性则缺乏知识,在公共生活中缺乏话语权,对于看重精神“美”,以及思想道德交流的古希腊人来说,同性之爱在精神生活中自然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帕特农神庙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同性之爱非但不可耻,更是高尚美好的。在酒会上,阿里斯托芬讲了一个神话故事,为同性之间的情感提供了依据 。
- 县丞和县令的区别是什么?
- 人间至味是清欢的下一句
- 台湾人的国籍是哪国?
- 春天的雨像什么?
- 陆地国界线的意思
- 风琴式防护罩安装有哪些注意要点?
- 秋水伊人的衣服怎么样?有买过的人吗?给点意见
- 沟通的结构要素包括
- 采花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 2011式保安员服装的新老制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