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二 )


文章插图
1.简介一种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石灰是用石灰石、白云石、白垩、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原料 , 经900~1100℃煅烧而成 。
石灰是人类最早应用的胶凝材料 。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已用于建筑 , 中国也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使用石灰 。至今石灰仍然是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 。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即消石灰) , 按其氧化镁含量(以 5%为限)又可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 。由于其原料分布广 , 生产工艺简单 , 成本低廉 , 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 。
2.生产工艺原始的石灰生产工艺是将石灰石与燃料(木材)分层铺放 , 引火煅烧一周即得 。现代则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立窑以及回转窑、沸腾炉等设备进行生产 。煅烧时间也相应地缩短 , 用回转窑生产石灰仅需2~4小时 , 比用立窑生产可提高生产效率5倍以上 。
近年来 , 又出现了横流式、双斜坡式及烧油环行立窑和带预热器的短回转窑等节能效果显著的工艺和设备 , 燃料也扩大为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气等 。3.原料及生产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 , 如石灰岩、白垩、白云质石灰岩等 , 都可用来生产石灰 。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 , 在适当温度下煅烧 , 排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 , 所得的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即为石灰 , 又称生石灰 。
在实际生产中 , 为加快分解 , 煅烧温度常提高到1000~1100℃ 。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大或煅烧时窑中温度分布不匀等原因 , 石灰中常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 。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 , 使用时缺乏粘结力 。
过火石灰结构密实 , 表面常包覆一层熔融物 , 熟化很慢 。由于生产原料中常含有碳酸镁(MgCO3) , 因此生石灰中还含有次要成分氧化镁(MgO) , 根据氧化镁含量的多少 , 生石灰分为钙质石灰(MgO≤5%)和镁质石灰(MgO>5%) 。生石灰呈白色或灰色块状 , 为便于使用 , 块状生石灰常需加工成生石灰粉、消石灰粉或石灰膏 。生石灰粉是由块状生石灰磨细而得到的细粉 , 其主要成分是CaO;消石灰粉是块状生石灰用适量水熟化而得到的粉末 , 又称熟石灰 , 其主要成分是Ca(OH)2;石灰膏是块状生石灰用较多的水(约为生石灰体积的3—4倍)熟化而得到的膏状物.也称石灰浆 。
其主要成分也是Ca(OH)2 。4.熟化与硬化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 , 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化 。反应生成的产物氢氧化钙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 。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 体积增大1—2.5倍 。
煅烧良好、氧化钙含量高的石灰熟化较快 , 放热量和体积增大也较多 。根据加水量的不同 , 石灰可熟化成消石灰粉或石灰膏 。石灰熟化的理论需水量为石灰重量的32% 。在生石灰中 , 均匀加入60%~80%的水 , 可得到颗粒细小、分散均匀的消石灰粉 。
若用过量的水熟化 , 将得到具有一定稠度的石灰膏 。石灰中一般都含有过火石灰 , 过火石灰熟化慢 , 若在石灰浆体硬化后再发生熟化 , 会因熟化产生的膨胀而引起隆起和开裂 。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这种危害 , 石灰在熟化后 , 还应“陈伏”2周左右 。
石灰浆体的硬化包括干燥结晶和碳化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石灰浆体因水分蒸发或被吸收而干燥 , 在浆体内的孔隙网中 , 产生毛细管压力 。使石灰颗粒更加紧密而获得强度 。
这种强度类似于粘土失水而获得的强度 , 其值不大 , 遇水会丧失 。同时 , 由于干燥失水 。引起浆体中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 , 结晶出氢氧化钙晶体 , 产生强度;但析出的晶体数量少 , 强度增长也不大 。在大气环境中 , 氢氧化钙在潮湿状态下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 并释放出水分 , 即发生碳化 。
碳化所生成的碳酸钙晶体相互交叉连生或与氢氧化钙共生 , 形成紧密交织的结晶网 , 使硬化石灰浆体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但是 , 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低 , 表面形成的碳酸钙层结构较致密 , 会阻碍二氧化碳的进一步渗入 , 因此 , 碳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 。5.性能及应用5.1技术性质生石灰熟化后形成的石灰浆中 , 石灰粒子形成氢氧化钙胶体结构 , 颗粒极细(粒径约为1μm) , 比表面积很大(达10~30 m2/g) , 其表面吸附一层较厚的水膜 , 可吸附大量的水 , 因而有较强保持水分的能力 , 即保水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