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妆是哪个朝代( 三 )


沈从文曾感叹:“唐代宫廷女道士作仙女龙女装得到发展 , 五代女子的花冠云髻已日趋危巧 , 宋代再加以发展变化 , 因之头上真是百花竞放 , 无奇不有 。”
“虽然中国的礼服制度讲究继承性 , 但也会不断叠加新的元素 。”《清平乐》礼服顾问、服饰文化研究者陈诗宇介绍了这种叠加的“奇葩” 。三国时曹植《洛神赋》写洛水神女 , 说她的发型“云鬓峨峨” , 唐代女子模仿“云鬓峨峨” , 到了宋代 , 简直一发不可收拾 , 女子们在头上重叠堆砌 。
宋仁宗自己也没想到 , “当代女子”为了美 , 可以说是拼了命……当时 , “白角冠”一度风靡“贵妇圈” , 这是一种“角为原料制成的冠” , 造价极其昂贵 , 还影响出行 , 但仍挡不住贵妇们对它的痴狂 , 各种在头上“捯饬” 。
周辉《清波杂志》卷八《垂肩冠》载:“皇佑初……宫中尚白角冠 , 人争效之 , 号内样冠 , 名曰垂肩、等肩 , 至有长三尺者 , 登车檐皆侧首而入 。”
宋仁宗可是出了名的节俭 , “妹子”们如此攀比 , 推崇奢侈 , 这让他很是头疼 。为此 , 宋仁宗开始整顿 , 定了相应的规矩 , 这股“潮流”才暂时被遏制住了 。
【珍珠妆是哪个朝代】 宋代普通“妹子”都如此“大手笔” , 就更别说最高级别的皇太后了 。象征帝王皇权的角色——龙 , 在古代向来是男子专属 。可宋代就有个女子 , 敢顶着“真龙”的“帽子” , 以此彰显自己的地位 。她就是章献皇太后刘娥 , 刘娥是北宋第一位垂帘听政太后 , 是当时实际上的统治者 。
因为刘娥摄政 , 北宋中期出现了“九龙花钗冠” , 在花树冠上增添龙、凤 。仔细观察《宋真宗后坐象轴》可以发现 , 刘娥所戴的礼冠并没有凤的形象 , 而是全部以龙代替 。“她的画像上能看到13条龙 , 不仅超过了制度上的9 , 甚至比皇帝的12还要多 。”陈诗宇说 。
刘娥的这款 , 就是“高级定制”的“帽子” , “帽”沿上浩浩汤汤的“王母仙人队” , 象征女性神权的西王母穿着华丽 , 戴着礼冠 , 四周仙女翩飞 , 仿佛“王母蟠桃盛宴”上演 。这哪里是戴“帽子” , 这简直是“形为艺术” 。所以说 , 宋代的女子是相当霸气的 。
而《清平乐》中 , 曹皇后佩戴的是“龙凤花钗冠” , 一出场就惊艳了众人 。这是等级最高的皇后礼冠 , 一般在册后、婚礼等隆重的大典时才会用到 , 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了几次 。
2、宋朝的珍珠妆在脸上贴珍珠?你没有听错 , 这是独具特色的宋代妆面 。宋代皇后会用珍珠在嘴角两边点面靥(酒窝) , 叫“珍珠面花”或“珠翠面花” 。这种化妆手法传承自唐代 , 唐代“妹子”喜欢“手画酒窝” , 在嘴角两边各点一个小黑点 , 就算没酒窝也不怕 , 分分钟给你画出来 。她们还会运用各种材料 , 精心制作后 , 贴到脸上加以装饰 。
到了宋代 , 宋代人崇尚自然 , 不喜张扬 。宋代“妹子”便以珍珠作为替代 , 将其贴在额中、眉梢和嘴角 。还用一整排珍珠串成耳坠 , 叫“珠翠排环” 。但这个装饰日常并不常见 , 只有在相对隆重的场合才会使用 。
你可能会好奇珍珠是怎么粘到脸上的?会不会掉?陈诗宇介绍 , 珍珠是用“呵胶”或“鱼鳔胶”粘在脸上的 , 并没有那么牢固 , 确实会掉落 。“元英燕罢瑶台 , 玉妃满地花钿委 。”“横汉碧云歌处断 , 满地花钿舞时落 。”等诗句中都有所体现 。
元代和明代也继承了这种化妆手法 , 明代皇后要贴“珠翠面花” , 有些时髦的女子也会贴 , 具体怎么贴 , 也是有讲究的:开心的时候就贴在眉梢 , 难过的时候就贴在眼角 。珍珠贴在脸部不同部位 , 以示不同心情 。这样的“表情包”面妆 , 你可敢尝试?
3、野鸡的图案很尊贵“凤冠霞帔 。”传统观念里 , 无论新娘或后妃 , “凤”已经成为了标志性象征 。但实际上 , 宋代皇后袆衣真正的主角并不是“凤” , 而是用“翟”纹 , 锦鸡 。皇后的袆衣上 , 锦鸡的数目是有讲究的 , 有12行 , 每一组都是一对 , 锦鸡相互对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