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的来历( 二 )


过年守岁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过年守岁的来历是起源于古代驱邪的需要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意义是辞旧迎新 。
守岁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辞旧,二是迎新 。辞旧,就是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和告别,不管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除夕夜都要做个了断 。迎新,除夕夜开始,所有的人都重新回到新的起跑线,开始新的一年生活,人人都穿上新衣,燃气鞭炮,祝愿来年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
守岁的故事:
相传,远古洪荒时代,有一种叫“年” 的凶恶怪兽,它生性凶残,喜食肉类,从飞禽走兽,到鳞介虫豸,以至于人类,一天换一种口味 。“年”的口味活动规律,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要吃一次人,而且都是在天黑后来人间,鸡鸣破晓时分离开 。
人们就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这也就是“年关”的来历 。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就把家门关好,鸡鸭鹅圈好,牛羊猪拴牢,不敢睡觉,坐等天亮 。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人们喝酒、吃饭,这就是“年夜饭” 。
因这顿饭凶吉未卜,故置办得很丰盛,全家老小围在一起,表示和睦团圆吃饭前还要先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 。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
守岁的来历守岁的来历
守岁在很久之前也被称为“熬年”,“熬”就是煎熬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很久之前,人们过除夕并不顺利,非常煎熬,为什么会如此呢?这与年兽有关,年兽每年岁尾都会到村庄来毁坏庄家,屠杀牲畜,甚至还会吃人 。因此人们惧怕年兽,只能煎熬着度过除夕,等待年兽自己消失 。
守岁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对于家中年老的人来说,这是辞旧岁,年纪一天天渐长,回首往事,也是提醒大家要珍爱时间,珍惜生命的可贵 。守岁是对年老人的一种祝福,祈求他们延年益寿,福寿安康 。一种是对于年轻人,辞旧岁迎新年 。他们有着蓬勃的生命力,逐渐成长为家中的中流抵柱,守岁也是提醒年轻人要努力拼搏,新的一年新的气象 。
除夕夜人们只能闭门锁户,不敢出门,也不敢睡觉,坐等天亮 。等天亮后如果大家没有被年兽吃掉,都互相道贺,但是人们也迫切希望能有办法驱赶年兽 。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颜色的东西,惧怕鞭炮的巨大声响,便有了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张贴对联、福字等的习俗 。守岁也不再是人们的煎熬,转而成为了祈求来年平安和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节庆活动 。
守岁的由来传说守岁起源于古代驱邪的需要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
守岁的习俗:
1、吃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说明红红火火,鱼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 。
2、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除了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
3、踩岁: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
4、吃饺子、汤圆、年糕:北方人习惯吃饺子,白面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南方人习惯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吃年糕,象征着一年比一年高 。
5、放烟花、燃爆竹:绚丽的烟花是人们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希望来年像烟花灿烂夺目;一串红彤彤的鞭炮,预示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红红火火 。
6、派红包:一般是长辈派给小辈,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给,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枕头下 。
7、娱乐:现在的人们喜欢看电视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有的人家喜欢打牌、打麻将 。
守岁的意思是在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不睡觉,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在除夕夜有各种习俗,最常见的是吃年夜饭、放烟花、燃爆竹、派红包、看春晚 。
守岁的来历 (一定要简略)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 。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