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类食品易产生黄曲霉素B1( 二 )


花生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发霉了,洗得再干净也没用,一定要扔掉,而且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黄曲霉毒素生长的会更快 。而在收获、贮存粮食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生霉变而遭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尤其是在夏天雨季 。
此外,谷物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花生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甘蔗颜色略深,呈浅棕色,有暗灰色斑点,闻起来有霉味或“酒糟”味;红薯表皮会呈现褐色、有黑色斑点或干瘪多凹,薯心变硬、发苦 。这些迹象都表示食物已经霉变了,要及时扔掉,家里的动物也不能再食用 。
而像一些筷子、菜板等厨具的裂纹中也容易藏匿食物残渣,让黄曲霉菌有机可乘,因此清洗时应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洗后还要沥一下水,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 。
而且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很强,一般的温度很难将其杀灭,在100℃的温度进行20小时的灭菌也不一定能将其彻底去除,所以霉变的食物一定要扔掉 。
黄曲霉素 容易污染的食物 有哪些??黄曲霉是一种腐生真菌,多见于腐烂的粮食及有机物中 。粮食作物如玉米、大豆等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被黄曲霉真菌污染,污染之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黄曲霉真菌大量繁殖 。家中常备的花生、核桃、玉米、奶制品等食品,以及调味品、食用油等烹调用品过期后也会释放黄曲霉毒素 。
此外,在潮湿的环境下,黄曲霉会释放大量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还是强致癌物质,毒性是砒霜的68倍,如果家中的花生、核桃、玉米、奶制品、调味料、食用油等一旦过期,应尽快舍弃 。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
很多人喜欢购买所谓天然无添加的自制食用油,但这些自制食用油的原料并没有安全保障,一旦被污染,就很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情况 。
正规超市里销售的植物油是遵照国家标准生产的,其黄曲霉毒素含量被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 。因此,建议消费者去正规超市购买有安全保证的食用油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原来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离我们那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