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后感( 八 )


本书写的是父亲为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贡献了他的一生,可是最后在下葬的时候,非常简陋,他的女儿一个也没来为他送行 。可是老人在死的时候仍然祝福他的两个女儿,希望代她们承受所有的痛苦 。与老人唯一一起下葬的是个坠子 。用银色头发编织的,下面挂着个牌,牌子的正反两面写着两个女儿的名字 。老人一直将它挂在胸前 。可是送葬队伍里却只有俩人,不是他的女儿 。一个是实习医生,另一个是迫切跻入上流社会的大学生 。其他的人对他的死,只是冷冷的开了几句玩笑 。很讽刺 。
其中有一段文字:“一个人可以在这里出生、活着、死去,没人注意你” 。好冷的社会!好黑暗!那位父亲好伟大,也好可怜,为了两个女儿能过上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他说他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可是最后他还是没做到 。他的女儿居然瞧不起他,闲他太穷,太脏了 。直到最后,老人要死的时候,她才醒悟 。可是时间不允许了,老人死了……
高老头的遭遇是许多当时社会中人们的一个最真实的.缩影 。他的结局是法国贵族社会失去人性的一种杀戳 。他生前的光辉带着痛苦与回忆,永远藏在那座孤独的坟墓中……但高老头的悲剧并非全是社会造成的,他的悲剧有偶然性和时代性但更有必然性和主观性 。试问,像高老头这样的几近病态地溺爱女儿,滥爱女儿能不对其女儿促成不良的影响吗?我想这种教育方式搬到当今社会很大可能也是一场悲剧 。
《高老头》里的父亲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一种亲情的迷茫 。不知道该赞赏这位父亲,还是该叹息这位父亲 。
《高老头》课文读后感5篇5在阅读了《高老头》之后,我发现高利尤先生是个有趣却又复杂的人物 。
他是一个面条商,于1813年退出了商界,但是他一直很有钱,用的东西大多数都是金的,房东太太发现了他有钱,就慢慢接近他,想嫁给他,但是高老先生对她的暗示都是拒绝,看起来傻呼呼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傻,如果他傻的话,他就不可能这么有钱了,这表明了他精明世故 。
他作为一个父亲却对自己的女儿关怀太深,将自己的大部分积蓄给了女儿陪嫁,让他们过上上层社会的生活 。可是他自己却去过平民的生活,使自己显得卑贱起来 。他一直以为,只要他的女儿嫁给了贵族,则他的女儿便成为了贵族,而他就成了贵族的座上客 。
但是他的女婿雷斯多伯爵却十分看不起他,十分不想提起他,好像提到他就有损自己身份似的 。在这里,我从高老先生的际遇里发现:在贵族社会里,门第都是非常重要的 。
从那些人为了钱而娶高老先生的女儿的事件里我们不难看出:金钱的诱惑是非常大的 。
高老先生对自己的女儿关爱有加,倾其所有,甚至为他们盲目牺牲 。可是当他快死的时候,他的女儿都认为他已经被榨干了,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看都没来看他 。虽然他在死前看透了这个黑暗的社会,但是他依然渴望见到自己的女儿,渴望得到一丝温情 。
到了这里,我的感觉是一种辛酸,父爱本来是一种纯真的爱,但是金钱的诱惑扭曲了它 。这种盲目的父爱是不可取的,如果高老先生对身边一切事物保持他在商界那种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去办的话,他的结果就不会这样悲惨了 。
在那个金钱统治的社会里,他必须保持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只有做出理性的判断,才能做到增加自己的利益,减少自己的损失 。
还有,他的父爱过于泛滥 。如果他换个角度思考的话,他就不会落得最后那个下场,虽然他最后醒悟了,但是那时已经晚了 。
【高老头读后感】 在高老先生身上,我得到了一个教训:我们必须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否则我们也会落得个像高老先生一样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