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方法是阅读 ,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丰富学生的内涵 ,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 , 只有博览群书 , 尤其是经典著作 , 才能更好的完善他们的人格 , 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 , 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 。因此 , 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作品的醇香 , 砺炼人生的征途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心有境 , 入境始为亲 。”在阅读时 , 只有去“悲伤着你的悲伤 , 幸福着你的幸福” , 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 在这种情境下 , 学生的阅读欲望会更强烈效果会更好 。在导读《三国演义》后 , 要求同学们说说三国 , 学生都能别出心裁的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 其中有个学生说:“我看到关公刮骨疗伤忒钦佩 , 使我想起了《军神》里的刘伯承 , 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 , 忍受刀割的酷刑 。这种崇高伟大的人格魅力永远激励、鼓舞着我 , 使我真正认识了什么才是伟人 , 我以后一定以他们为我人生的偶像 , 奋进的楷模 。”虽然孩子并不了解真正的英雄 , 可留在他们心底的漪涟却是永不泯灭的 。“品尝”作品如同“品尝”美味佳肴 , 美味佳肴不品尝就失去了“味美” , 作品不品尝就失去了“意美” , 失去了作家的美意 , 失去了编者的美意 , 失去了读者的美意 , 失去了时代的美意 。所以作品要品尝 , 会品尝作品的学生才是会学语文的人 , 进而发展成为会学习的人 。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童年》等 , 都是一些可供品尝的好作品 。对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诱惑力、感染力和熏陶作用 。当然 , 在实际阅读中 , 有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是远离学生生活 , 不易读懂的 。因此 , 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 , 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 赏析精彩章节 , 为学生阅读经典提供帮助 。教师除了指导之外 , 还应创设一个阅读经典的氛围 , 如在班级张贴作品的插图 , 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 , 摘抄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等 , 让学生在这种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中成长 。这样 , 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内涵 , 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知识领域 。
(二)丰富学生想象、增进思考和善于应辨的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 推动着进步 ,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良好的阅读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 首要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读好文章 , 让学生在读中想 , 想中读 , 反复吟诵 , 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 , 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幅的画面 。这样 , 阅读才能有情感 , 才能进入文章描写的情景之中 。如《芦花荡》一课 , 作者在描写苇塘倒映在水中的美景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 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 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 显得更白了 。教学时 ,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 , 然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水非常的清澈” 。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芦苇和蒲草在水中显得更绿 , 天空更蓝 , 云朵更白 。”我指导学生饱含深情的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 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无意识的进入了文章的意境中 。这种无意识的意境投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入仙境 ,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叙述到事情发展的高潮时突然收笔 , 其意尽在不言之中 , 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此时 , 抓住这个空白 , 指点学生循着事情发展的规律 , 把握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想象去填补 , 有利于发散他们的想象潜能 。例《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 , 故事写到有个小孩大声的喊皇帝没有穿衣服 , 其他人也议论纷纷 , 皇帝坚持游玩了大典就戛然而止了 。至于后来回宫后的情况 , 课文没有写出来 , 但学生很想了解回去以后的情景 , 我就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 , 把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从学生的习作中 , 我发现他们都能循着事情的发展 , 把握人物的特点大胆想象 。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 。还有在阅读《麦琪的礼物》一文 , (主人公)俩相爱的人各自为了给对方在圣诞节的意外惊喜 , 把本来有用的东西变得一文不值 ,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 结果大伙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分析得精辟透彻 , 令人称快 , 有的同学竟拿牛换羊 , 羊换鹅 , 换到一堆烂苹果的故事来论证相爱的人的相互理解 。因此 , 我坚信广泛阅读不仅积累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 也可以陶冶情操 ,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拓展延伸 ,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和文学修养 。
- 阅读关于小说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 阅读教学过程应是什么过程
- 阅读进度是什么意思
-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有哪些
- 阅读题中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 阅读西游记你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
- 尾巴的用处儿歌,幼儿园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 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多次偷拿家里的钱去学校门口小卖部买零食,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 哲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 申请澳洲高中留学的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