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简介和火烧圆明园.( 二 )


英国指挥官格兰特也立即“派人员去收集应该属于英国人的物品” 。法国和英国入侵者在进入公园的第二天再也无法抗拒货物的诱惑 。军官和士兵正在彼此面前奔跑 。去抢劫花园里的金银珍品和文化艺术珍品 。
2、掠夺
在48小时内,圆明园成为“有组织的抢劫”的目标 。士兵们砸碎了花瓶和镜子,撕下了框架和卷轴,他们打开仓库抢夺丝绸,用这些珍贵的面料包裹马匹它们被女王的长袍包裹着,里面装满了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 。
根据英国和法国官员,见证抢劫现场的牧师和采访人员,官兵们,英国人和法国人,从各个方向涌向圆明园,以抢夺宝藏 。他们是放纵和傲慢的,他们感到沮丧和傲慢 。为了抓住宝藏,他们互相打败甚至打过仗 。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 。
有些人带着大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宝物 。他们中的一些人的大口袋里有金条和金箔有些是用锦缎包裹的有些装满了红色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些人脖子上有玉箍 。在一个翼楼里堆放着一种高档缎子,据说足以让一半的北京居民被士兵运送 。
一名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个雕像价值1200英镑的寺庙中摘下了一尊金色佛像 。一名法国官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房产 。法国军队指挥官的儿子,蒙托邦的女儿,价值30万法郎,装满了几辆马车 。
3、焚毁
最后,英军指挥官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 。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 。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
4、结果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 。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50-60字简介,最好包括原因!急用,谢谢!火烧圆明园简介如下:
火烧圆明园原因是巴夏礼事件 。在清代的时候,所有番外使臣见到皇帝都必须行磕头礼 。而1865年,巴夏礼率领使臣进入中国进行谈判,并果断地拒绝这个要求,并且没有给清政府商量的余地 。皇帝不满,将英国使臣全部逮捕扣押,一月后释放 。1960年英国攻打北京城,为了泄愤,决定下令火烧圆明园 。
结果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 。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
据有关材料记载,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
谁能给我火烧圆明园50字的历史简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 。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
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
扩展资料:
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几万守兵龟缩在城墙内,郊外任由侵略军劫掠 。
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入海淀镇,到处焚掠,当晚即侵入圆明园 。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 。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 。
10天以后,联军司令部下令可以自由劫掠,英法侵略军像发狂的野兽一样,把园内珍宝能拿走的就拿走,不能拿走的就全部捣毁 。至此,圆明园中的珍宝荡然无存了 。
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圆明园之后,还不满足 。英使额尔金发表声明说:“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 。”于是,英国将军们在他们的政府支持下发布了焚毁圆明园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