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垂老别
杜甫
四郊未宁静, 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 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 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 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 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 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 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 塌然摧肺肝.
杜甫的“三别”是指“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三别”中,不包括《喜见外弟又言别》 。
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 。
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瑶湾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
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生活在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世人由此称杜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杜工部 。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 。
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 。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京兆(长安)杜陵 。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古为杜伯国,汉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称少陵,为汉许皇后葬处 。
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 。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就又被称为"少陵草堂" 。
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入蜀,在这里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并写诗240余首,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
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 。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 。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被称为"诗史" 。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 yearcon是什么牌子的鞋
- 嘧霉胺与嘧菌酯的区别是什么
- 防火板橱柜防火吗
- 种子的传播方式,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哪几种
- 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在绿色指的是什么呀,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绿色区域表示什么
- 春节各地都有什么特色美食,好吃的美食有哪些?
- 小米6原装充电头是多少w的
- 与阴奉阳违相似的成语
- 与阴阳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 斗罗大陆唐昊救唐三是哪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