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师选取幼儿拍打动作,编成小组合,集体共同随音乐游戏 。
鼓励幼儿随节奏拍打身体,拍出声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并且感受乐曲的欢快 。
(二)理解歌词
1、教师清唱歌曲多遍,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复唱该句,以表示肯定 。
2、重点理解阳光雨露、哺育、新枝叶等词,并出示图谱以帮助幼儿理解 。
(三)学习歌词 。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
2、教师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诵歌词 。
(四)学唱歌曲
1、教师用全曲带唱的方方,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
2、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请幼儿自由找一同伴,分别扮演小松树和小朋友进行表演,然后互换角色 。
大班音乐活动3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 。
2、乐于尝试创意造型及律动即兴模仿 。
3、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并大胆在集体中表现 。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
活动准备:
1、图片、唱名卡
2、各式道具,有:布球、花环、琴槌、软垫
3、乐器:鼓 。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定位为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 。
2、教学的难点则确定即兴动作创作 。
活动过程:
(一)暖身造型活动 。
1、幼儿自然进场和教师打招呼,坐在椅子上 。(运用手势下行姿势打招呼“小朋友好”“男孩子好”等) 。
2、教师转身戴上“老树怪”的头饰,口中点数“1、2、3、变”,伴奏的老师敲三次鼓边,最后敲鼓面 。
师:我是老树怪,跟随鼓点走 。鼓声速度均匀,4拍一组,第4拍老树怪定造型,做各种表情,并询问幼儿:“是什么表情?”并请个别幼儿来试试 。
3、老师伴奏,学生听鼓点做律动 。
引导语:我们一起来和老树怪玩玩,看看谁走的动作和大家的不一样 。幼儿造型时教师可以拍照的形式给予鼓励 。(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幼儿掌握不错,可鼓励两人一组造型)
(二)唱名 。
1、老师指唱唱名卡,幼儿持布球指唱 。(唱名卡事先贴好在白板上)
引导语:老树怪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 。
2、出示唱名音阶 。教师在钢琴上定出C调的d,练声2遍,注意匀速 。
3、教师有意识以慢速和幼儿逐个找出“d,t,l,s”的四音唱名音阶练习“上下行”两遍 。提问幼儿,帮助巩固上下行的认识 。
4、旋律模唱 。单个唱名练习,教师利用钢琴由慢速到匀速,幼儿哼唱 。
(三)故事引导
教师有表情讲述故事:“有一只小风筝故意挣脱了小主人,它得意洋洋飞在空中,看见白云,它打招呼说:你好!看到小鸟,他主动飞过去说:嗨!还和地面上旅行的小火车打招呼呢?它开心的飞呀飞呀,完全不注意秋天天气的变化 。这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它被吹掉下来,和老树怪撞个正着 。老树怪可生气了,它的枝条都竖立起来,把小风筝紧紧缠住了 。小风筝怎么挣扎都不行,它后悔极了,怪自己不该偷偷离开小主人 。于是,它拔下一根紫色的羽毛交给猫头鹰,请它向小主人求救 。小主人看到紫色羽毛,知道小风筝发生了危险,为了救小风筝,小主人找了好多小朋友来帮忙 。你们要不要一起来呀?(互动:可其实我们刚才和老树怪一起玩的时候,它的脾气很好呀?为什么这样呢?)原来,老树怪的脾气有些怪 。他很容易生气,但也容易变得开心,它只要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会很开心地跳起舞来,而且很喜欢和大家一起跳舞 。他只要跳得开心,说不定就原谅小风筝了呢?
(四)律动即兴模仿 。
1、律动即兴模仿A段 。全体围圈,欣赏乐曲 。
1)A段:模仿老师的各种动作(1遍整曲,教师动作由易到难,先脚部在加手部)
间奏:拍手唱“请跟我来”,拍手由上拍奏到下感应下行 。
感应整曲后,引导语:你们在曲子里面听到老树怪的魔咒是什么吗?对了,他经常会唱“d,t,l,s” 。教师再次以动作强调下行 。
2)个别幼儿尝试示范,大家跟学,鼓励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音乐分小节播放或哼唱,让幼儿示范表演)
3)大家围圆圈,轮流即兴动作创作并模仿 。交代要求在在下行音“d,t,l,s”时换一位小朋友示范,教师以语词提示“请你来做,请你来做” 。
引导语:你们刚才的动作、舞步非常棒,如果脸带微笑那就更好了,老树怪的心情会更好,让我们在来继续 。
2、即兴动作创作模仿间奏下行音“d,t,l,s”的特定音型 。
- 幼儿园应该为幼小衔接做哪些准备
- 幼儿园应具备哪些设施设备
- 幼儿园有几个年级
- 幼儿园有哪些功能室
- 幼儿园预收学费是否合理
- 为什么封杀李志
- 余姚有哪些幼儿园
- 车上的音乐怎么开关
- 比较有古风的音乐
- 与音乐有关的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