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起源是什么( 三 )


三、有关筷子的传闻轶事
筷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有关筷子的传闻轶事很多 。我们来列举一些:
1、张良曾用筷子作形象示意,为刘邦制定翦灭项羽的战略 。
2、韩凝礼用筷子预卜唐玄宗平定内战的胜败 。
3、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意识到曹操在盘问试探自己,赶忙借惊雷之声,将筷子失手落地,从而化险为夷 。
4、《儒林外史》写范进中举不久,丧母守孝,汤知县请他吃山珍,范进还是不肯进餐 。最后,汤知县换上白竹筷子,范进才进食吃饭 。原来在范进眼里,唯独白竹筷子才符合“孝道”
四、世界上使用筷子的国家有哪些?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目前,世界各国以筷子为日常饮食工具的,有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蒙古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 。
其它国家饮食工具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使用刀叉勺子的欧美和拉丁美洲国家 。二是使用手抓饭的国家,如印度和非洲、西亚、东南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 。
筷子是谁发明的 。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2-24厘米左右 。筷子有很多工艺品,在设计方面融入了更多的传统工艺,从而也成为人们收藏的选择,并且也很受外籍人士的喜爱 。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
扩展资料
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 。《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国君,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
筷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 。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
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已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筯,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筷子
筷子的由来是什么?01关于筷子的由来有多种传说:1、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 。2、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喂纣王吃饭 。3、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试毒 。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 。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 。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来吃羹里头的菜 。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 。《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礼记》郑玄注“梜,犹箸也” 。《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 。”
《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走堂的拿了一双筷子两个小菜碟又是一碟腊猪头肉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 。”
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
传说一:大禹发明筷子
舜时代,洪水泛滥,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极大影响,于是命禹去治理水患 。为了清除水患,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生怕耽搁一分一秒 。有一次,禹在一个岛上煮肉,肉煮熟后因为在沸水里太烫而无法用手抓食 。
禹特别着急,他还要赶在洪峰前做很多工作呢,不能因为等锅里肉和水都凉了而浪费时间啊 。突然,他灵机一动,砍下两根树枝把肉夹了出来,吹两口就能吃了 。
从此,为了节约时间,禹总是用削好的两根树枝吃饭,久而久之,对两根树枝的使用也越来越熟练 。其他人见到禹这样吃饭既不烫手,也凉的快,还不会把手弄得油油的,开始模仿他的方法,这就是筷箸最初的雏形 。传说虽非正史,但因熟食烫手,筷箸因运而生,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