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是否合理,决定着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 。因此,单孔换热能力分析是地埋管换热器设计的核心 。增强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的方法与传统的换热器基本相同,即应提高传热温差,增加传热面积,减少传热热阻 。
传热温差的改变要受到地层温度、循环液温度及热泵主机的参数的限制 。地层温度在各地区是恒定的,无法改变 。循环液温度也就是蒸发器或冷凝器出口温度,它受主机性能和参数控制,过高或过低的出口温度会降低主机运行的能效比,影响系统的经济性 。
增加传热面积实际上就是增加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这也就是增加项目初期投资,增大占地面积,过度的地埋管换热器长度不但不会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反而会降低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的经济性 。
因此,增强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的方法主要是降低传热热阻 。循环液与地下岩土体、地下水之间的传热过程受以下两种因素控制:一是地埋管换热器;二是岩土体、地下水的传热性能 。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通常以钻孔壁为界,把所涉及的空间区域划分为钻孔内的地埋管、回填料部分和钻孔以外的岩土体部分 。钻孔以外部分的传热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钻孔壁到末端未受到干扰的远端介质的岩土层热阻,该项热阻主要取决于岩土体导热系数;二是各地埋管之间温度场的相互干扰而形成的附加温变热阻,这部分热阻主要取决于地埋管的布置形式和间距,及其释、放热量的平衡程度 。钻孔内部的传热热阻主要由管内热阻和管外回填料的热阻构成,这部分热阻容易通过工程措施控制,可增加单孔换热能力 。
1)钻孔外热阻
岩土体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对地埋管换热器设计非常重要,决定了地埋管换热器长度、地埋管的布置形式和间距、占地面积 。岩土体导热系数表示通过大地的热传导能力 。热扩散率是衡量大地传递和存储热量能力的尺度 。岩土体的含湿量对岩土体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有很大影响,夏季工况运行时地埋管换热器内循环液温度高于岩土体温度,导致地埋管周围的岩土体水分扩散减少,岩土体变得干燥,降低其导热系数,形成热不稳定现象 。在设计换热器长度时,在地下水缺乏或地下水埋藏较深的地区,尤其需要注意 。
地埋管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地埋管周围的岩土体温度场会发生变化,随着地温变化程度的增加和区域的扩大,相邻地埋管之间换热将受影响,把这种因地温变化而引起的换热阻力的增加与换热量的减弱,称为温变热阻 。如果一年内,地埋管换热器从岩土体中吸收或散发的热量不平衡,会引起多余热量(冷量)的积累,引起地下恒温的变化,导致温度热阻的增加 。
地下水渗流对地埋管换热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由于地下水的热容量大,吸收或散发热量也大,在有地下水渗流情况下,热量或冷量很容易被流动的地下水带走,形成另一条热流通道,大大降低传热热阻 。即使冷、热负荷不平衡的区域,地下水流动也将减弱“温变热阻”的影响 。
2)钻孔内热阻
钻孔内热阻主要由地埋管和回填料的传热性能所控制 。地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有一定强度(主要是考虑埋管较深时,循环液对埋管的压力)、耐腐蚀、导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的塑料管材和管件 。在目前技术、经济水平的情况下,大多已建工程采用聚乙烯管(PE管),这是综合考虑上面各项要求的选择结果 。
在目前技术、经济水平的情况下,选择恰当的回填料是大多数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能够减少投资、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最适宜手段 。回填料介于地埋管与孔壁之间,其目的是增强地埋管与周围岩土体的换热能力,同时防止地表水通过钻孔向地下渗透,污染地下水和避免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之间的交叉污染 。回填材料的选择以及正确的回填施工对保证地埋管换热器性能有重要意义 。采用导热性能不良的回填材料将显著增大钻孔内的热阻,在同样情况下导致所需的钻孔总长度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系统初投资以及运行费用增加 。
根据《地源热泵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灌浆回填材料宜采用膨润土和细沙(或水泥)的混合浆或专用回填材料;当地埋管换热器设在密实或坚硬的岩土体中时,宜采用水泥基料灌浆回填;回填材料及其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笔者建议:在地下水位面以下采用粗砂、砾石回填,在地下水位面以上采用水泥砂浆回填,其原因是:
(1)在地下水位面以下的钻孔区域,采用粗砂、砾石(D2~4mm,要求磨圆度好)回填将能够充分利用地下水热容量大和流动性好的特点,将产生的热量或冷量尽快带走,形成对流散(吸)热通道 。由于存在地下水交叉污染的风险,在地下水有分层污染情况的地区,谨慎采用;
- 试驾福特锐际 福特锐际怎么样口碑怎么样
- 比亚迪宋pro燃油版还会出自动挡吗 比亚迪宋pro燃油版质量怎么样
- 橙色怎么调
- 卖牡丹花牡丹花的价格是怎么定的?
- 金丝绒西装套装怎么穿好看
- 专科最吃香的十大专业 商务英语就业方向和前景怎么样
- Win10电脑C盘清理超详细方法 C盘满了怎么清理
- 解决方法详解 打不出来的字该怎么办
- 腊肠狗不吃狗粮怎么办
- 清炖土鸡汤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