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一共几个章节各是什么( 六 )


培根随笔读后感11在我儿时的记忆中 , 总认为培根是一个贪慕荣华富贵的虚浮小人 , 他为了名利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 但通过读了《培根随笔》一书 , 我才了解到了真正的他 。读了《培根随笔》后 , 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 , 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 , 对政治的热衷 , 对生活的热爱 , 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 , 《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 , 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 。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 。“善犹如宝石 , 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 , 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 , 只须气度端庄 , 仪态宜人 。”不错 , 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 , 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因此我想 , 人的外表固然重要 , 但如果没有内涵 , 光有外表 , 只是一个躯壳 , 行尸走肉 , 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 , 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 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
培根的一生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 , 读诗使人聪慧 , 演算使人精密 , 哲理使人深刻 , 论理学使人有修养 ,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 , 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培根的随笔集 , 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位人生的导师 , 每当我的思想陷入迷局之时 , 总能为我点破玄机 , 柳暗花明 , 又见一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培根随笔》正是像这阶梯一般 , 破除一片又一片的迷雾 , 引领着人们向真理进发 。
读完这书后 , 我忽然想起 , 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 , 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 , 当然 , 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 , 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 , 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 。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 , 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 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
培根随笔读后感12有一本书 , 他拥有透彻的说理和隽永的警语 。文中批判了欧洲中古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 , 认为经院哲学与生活实验隔绝 , 被教条和权威束缚 。为文章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 , 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 , 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理" 。这本书就是《培根随笔》 。它是一本世界名著 。当然它的作者弗兰西斯培根大家也不陌生 , 这位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有这样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他倡导通过实践揭示自然的奥秘在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 。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 , 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的批判是非 。
在《培根随笔》中有许多篇随笔 , 其中有几篇令我记忆深刻:
在《论求知》中 , 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 , 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可知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 在我们的一生中相当重要 。
在《论友谊》中 , 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 , 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 。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 , 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添加光彩 。
《论美》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 , 语言简洁 , 内涵深刻 , 充满哲理 。文中着重讲述人怎么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所以 , 不要抱怨自己的缺陷 , 只有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文章里说:"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 , 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形体之美是整体形象之美 , 行为之美是动作神态之美 , 只有把两者结合 , 才是最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