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才实学造句( 二 )


假的不模仿打一成语
真才实学
真才实学的词语解析
[释义] 真正的才华和学识 。实:真 。

[语出] 宋·王十朋《梅溪王忠公文集》第二十三卷:“知其所得必真才实学 。”宋·曹彦约《昌谷集》第八卷:“更须真才实学乃入滋选 。”
[近义] 真知灼见

[反义] 不学无术

[用法] 用作褒义 。称赞人有实际才能 。一般作宾语 。

[结构] 联合式 。
真才实学造句
1 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

2 仅有机智而无真才实学,犹如一棵大树不结果 。

3 一百个说空话的人,不如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 。

4 这个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却说没人比他懂得更多,真是太狂妄 。

5 他的根底深厚,学问扎实,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人 。

6 青年人不仅要有凌云之志,还要有真才实学,这样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

7 对他这样有真才实学的能人,我们的希望是韩潮苏海 。

8 一个人要凭自己真才实学干事业,不要奴颜婢膝往上爬 。

9 他这个人我看透了,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

10 如果领导以貌取人,自然会冷落了某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

11 现在这社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

12 没有真才实学,只会夸夸其谈,是不行的 。

13 他没有真才实学,却有一套附骥攀鸿的本领,企图靠著这个往上爬 。

14 他没有真才实学,只是拾人牙慧,别人没有看穿罢了 。

15 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不要南箕北斗 。

16 你别看他衣冠楚楚、潇洒风流的样子,其实也有些真才实学,并非。

17 苏轼是个有真才实学的诗人 。

18 他这个人没有真才实学,总爱装腔作势,让人不能接受 。

19 这些人本无真才实学,只会跟在主子后面吠形吠声,讨口饭吃 。

20 那五位具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师是这个小厂的中流砥柱 。
没有真才实学光靠一张嘴说再多也是什么歇后语?歇后语:没有真才实学光靠一张嘴说再多也是 滥竽充数 。
1、真才实学

拼音: zhēn cái shí xué
解释: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
出处: 明 · 施 耐 庵《水 浒 全 传》第二十九回:“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 。——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
举例造句: 一百个说空话的人,不如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 。
拼音代码: zcsx
近义词: 真知灼见
反义词: 不学无术
灯谜: 真本事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真本事
英文: genuine ability and learning
2、滥竽充数

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 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出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拼音代码: lycs
近义词: 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
反义词: 货真价实、名副其实
歇后语: 南 郭 先 生 吹 竽;红 薯 粉 掺 在 藕 粉 里
灯谜: 南 郭 先 生 吹 竽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 混 饭 吃 的 人
英文: be t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
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不懂装懂、摇头晃脑,装出一幅行家的样子 。不久老国王死后,新国王喜欢听吹竽独奏,南郭先生这下心虚了,害怕会露馅就连夜逃出了皇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