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方式简单、成本惊人 互联网巴士缘何销声匿迹?( 四 )


B2B还是B2C?
互联网巴士大多采用租车的方式来服务C端,但刘宇认为,B2C是一个很小的市场,而且面临的竞争非常多 。
“整个市场其实不是C端市场,而是B端市场,因为C端的用户是流动的,只有B端的用户才是固定的 。”刘宇表示 。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也是刚需,但这个市场并不是有多少钱就能烧动的,而是要帮助更多地汽车租赁公司让他们活着,而这也是他们与其他互联网巴士不同的地方 。
刘宇说,巴士租赁公司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有传统的业务,其实整个市场最赚钱的业务都被他们做着 。比如百度、京东以及三星、现代等等,还有遍布北京的各大国企,这些大企业的班车业务基本都是外包,这样的班车在北京至少有几千辆,互联网公司做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C端业务 。
【盈利方式简单、成本惊人 互联网巴士缘何销声匿迹?】“但是大企业对于服务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会有各种评分,不是一般的租赁公司就能拿下,只有大企业,比如首汽等才能拿到 。企业班车其实上座率达不到100%,有些只有30-50%,我们可以满足剩下的部分 。”刘宇告诉猎云网 。
对于大量的民营汽车租赁公司,有些只有几百辆车,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找渠道,需要有系统的升级,而且他们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品质,但他们没有产品和软件,所以如何解决民营巴士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刘宇正在做的事 。
在刘宇看来,企业没必要自己去研发产品,“他们只需要一套系统,比如哪个班次缺人,哪个没满 。我们做的其实是企业的SaaS版,我们的平台嫁接在汽车租赁公司上,核心是满足B端客户 。企业可以用我们的软件来服务他们的客户,从而帮助企业完善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B端,剩下的运力再去服务C端群体,是一个B2B2C平台 。”他说 。
企业班车
“大部分巴士租赁公司其实是非常传统的,他们希望借助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转型升级,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改造行业,他们希望有互联网产品出现,但又害怕互联网产品出现,很矛盾 。”刘宇说 。
如今,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曾经风生水起的互联网巴士业务就几乎销声匿迹 。
而这也为后来者提了个醒,作为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新模式,如何能在保证传统行业利益和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能获得较好的收益,或许并不是一个互联网思维就能解决好的问题 。
神光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