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人心齐了,大家干事创业更积极了 。柳北区白露卫生院院长潘岐灵带着全体员工,主动把门诊“搬”到社区居委会和村卫生室,把健康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里 。有些居民因病卧床,潘歧灵就到患者家里进行治疗 。卫生院附近有一个临时菜市场,不少卖菜大妈有的腰痛,有的腿痛,有的颈肩痛 。潘歧灵钻研疼痛治疗多年,他进入菜市场逐个为卖菜大妈治疗,解除了病痛 。医护人员的贴心服务赢得好口碑,今年4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该卫生院门诊量不降反升,达到2457人次,同比增加27.57% 。
无独有偶,黄村卫生院的绩效改革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楼紧闭的库房改造成中医馆和全科、妇科、疼痛科、针灸科门诊,每天门庭若市 。石碑坪卫生院也从之前发不出绩效、人心不稳,到目前绩效发放正常,而且今年4月首次出现结余40万元的现象 。
根深之树不易风折 泉深之水不会涸竭
石碑坪镇卫生院院长韦柳萍每天早出晚归,驾车30公里到卫生院上班 。她把健康扶贫、公卫工作、慢病管理、家庭医生服务结合起来,坚持入户走访,摸排登记,把病人留在基层 。黄村卫生院、白露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实行分组分片包干管理,每个团队每周至少安排四天半的时间入户 。柳州市中医医院派驻基层卫生院的专家,随家庭医生团队下社区、进村屯,村卫生室、社区居委会会议室就成了临时诊疗室,让村民以卫生院的收费标准,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技术和服务 。随着认可卫生院的居民越来越多,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管理、孕妇建档立卡等指标直线上升 。

文章插图
对此,易平院长由衷感叹:“为什么地方党委政府放心把卫生院托付给我们?为什么辖区居民慢慢接受、信任我们的基层医生?因为我们有一支愿干事、干成事且真诚为民的基层医疗队伍 。”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在“三一”医联体建设中,重点将中医药资源引向基层,实施中西医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让中医药融入日常诊疗 。
医院定期或不定期派出中医专家到各个卫生院开展业务培训 。比如柳州市著名老中医林柳如的弟子、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二病区副主任石彧,经常到黄村卫生院向医务人员传授中医诊疗技术 。卫生院也经常把全科医生送到柳州市中医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 。人才“下沉、上浮”双向互动,渐渐造就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基层中医团队 。
如今,走进黄村卫生院,一眼望去,中医专家宣传展架一字排开,中药材标本玻璃展柜摆放在显眼位置,中医文化上墙,名中医工作室招牌熠熠生辉 。

文章插图
在卫生院,柳州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中药饮片,以及针灸、督脉灸、艾灸等深受居民欢迎 。中医内服、中医外治“简、便、验、廉”,得到老百姓的信赖 。
潘岐灵在一次入户走访发现一位贫困户老人因慢性膝关节炎发作,已经卧床一个星期 。为此,潘岐灵定期上门为他实施穴位注射、针灸等中医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不但恢复了独自行走功能,还能干些简单的家务活 。
架设信息高速干线 医联体蜕变“云联体”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柳州市中医医院在柳州乃至广西同行均处于领先水平 。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同样延伸到医联体建设中,成为建设“云联体”的一大助力 。通过构建“医联体信息一体化云平台”,打破空间束缚,实现优势医疗资源的线上下沉 。医院借助市招县用等人才培养机制,为医联体奠定信息化人才基础 。同时,下派技术骨干到医联体单位,对建设“医联体信息一体化云平台”进行技术帮扶 。
【区内外新闻媒体集中报道我院“三一”医联体建设经验和联盟党建工作等创新做法】

文章插图
通过“云平台”,实现了医联体之间“院内”般的健康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共享 。以前,专家到下级医联体会诊,往返颇费周折;现在,通过医技诊疗中心让检查结果互认,专家在电脑或手机端即可查看患者病情变化,对下级医联体进行远程、实时、精准指导和诊疗干预 。甚至一台手机就能实现远程MDT 。
- 两种苹果笔记本全方位对比 macbookpro和air区别是啥
- 详解两款家用冰箱的区别 直冷冰箱和风冷冰箱哪个好
- 老酸奶的做法有哪些和普通酸奶有什么区别
- 手机内外屏破碎的判断方法 彩色条纹是内屏碎了吗
- 定陶区第三实验小学召开“班级管理的奖惩机制”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 视频线DP与HDMI的区别 显卡为什么不建议用dp接口
- 屏蔽和删除的横线区别 怎样辨别朋友圈别人屏蔽了你
- 爱淘宝和淘宝的区别 爱淘宝和淘宝有什么不同
- 苏州古城区创意巴士车身广告经验丰富
- 棒花鱼与虾虎鱼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