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台面上,也都讲究“色面”。点菜点得好,不仅色面俱佳,也会有头盘“亮相”,以及一两道堪称“点睛”的大菜,把宴席的氛围推向“高潮”。演戏演得好,人物塑造的演技,必须“吃透”,剧情安排的点,必须让观众“吃惊”……艺术,讲究的,就是“通吃”——练好十八般武艺,过好甜酸苦辣的人生。(朱光)
延伸阅读:上京“青春跑道”打造明天台柱

文章插图
图说:“青春跑道”演出季
作为上海京剧院人才培养的品牌项目,“青春跑道”项目集结了全国的顶尖师资力量,通过金字塔模式选拔尖子人才,为海派京剧的发展打造了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人才梯队。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昨天透露,待今年完成第二季“冲刺”“决胜”篇章后,经过两个五年计划,“青春跑道”即将暂时休赛,上京正在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计划,聚焦“明日台柱”,辅助青年京剧人才再迈新台阶。
在一批如尚长荣、陈少云一样,对戏曲传承呕心沥血的老艺术家的讲解授课和倾力指导下,青年演员们有了质的飞跃。只要他们想学,老师总愿意为他们敞开大门。前不久的“接力”篇章演出完毕,从北京赶来当评委的张关正坦言,每年参与“青春跑道”都能感受到喜人的成果,上京每一个行当、流派都不乏“尖子生”,如何人尽其才、系统规划,是剧院人才培养工作战略规划的重中之重。

文章插图
图说:“青春跑道”开放日
“青春跑道”一季周期为五年,在第一季中,培养对象共学习演出剧目104出,其中折子戏81出、大戏23出。第二季的培养对象共学习演出剧88出,其中折子戏74出、大戏14出。《狸猫换太子》(上下本)、传承版“尚长荣三部曲”、《成败萧何》以及《盘丝洞》等经典原创保留剧目,参演的均是从“青春跑道”项目里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
上海京剧院已连续10年在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平台上大获丰收,这与剧院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推行“青春跑道”人才培养机制是分不开的。傅希如、蓝天、杨扬等一批在“青春跑道”项目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不仅入选了上海“青年文艺家”,更在近几年剧院的重点新创剧目《浴火黎明》《春秋二胥》《唐婉》等中担纲主演。
按照往常的节奏,今年完成“冲刺”篇,明年才会进行最后一轮“决胜”篇,张帆表示,今年将把两轮展演压缩完成,接下来会从另一个方向对青年人才进行提升培养。获奖和成绩固然重要,帮助青年人才树立文化自信,培育他们的人格情操也不可缺少。“发挥好每一位优秀青年演员的能量,分行归路,人尽其才,是为剧院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也是为剧种的弘扬提供观众基础、为行业的兴盛提供经验做法。”张帆说道。(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赵玥)
- 《天天向上》戏曲扮相太惊艳,致敬经典,传播传统文化
- 献给国人的新年礼物——我看2021年新年戏曲晚会
- 2020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播种热爱 收获未来
- 唱念做打功 桃李传芬芳——记我省优秀戏曲教师
- 草堂高中音乐教研组音乐鉴赏课《戏曲篇》小记
- 梨园戏《吕蒙正》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 当戏曲走进小剧场——剧场年轻了 戏曲青春了
- 临清京剧团少儿京剧培训班参加聊城市第四届少儿戏曲晚会
- 《茉莉花》,是民歌还是戏曲?
- 琼花璀璨扬粤韵 老干英姿展风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曲艺团参演禅城区戏曲角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