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对汽车产业的冲击持续蔓延 缺“芯”倒逼供应链自主可控( 二 )
中汽协表示 , 欧洲和东南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主要芯片供应商降低产能或关停工厂的事件陆续发生 , 进一步加剧了芯片供需失衡 , 导致部分下游企业出现芯片短缺甚至断供的风险 。 而中国汽车市场的复苏超预期 , 也进一步推动了芯片需求增长 。
此外 , 在5G技术发展推动之下 , 消费电子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 , 芯片产能遇到挑战 , 抢占了部分汽车芯片的产能 。
更重要的是 , 伴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 车用芯片的单车价值持续提升 , 推动全球车用芯片的需求快于整车销量增速 , 这也直接造成了芯片的供需失衡 。 “芯片对汽车越来越重要了 , 汽车未来会超过PC和手机 , 成为芯片企业最大的需求方 。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余凯预计 , “未来车用芯片稀缺将会是持续的 。 ”
中国车载芯片企业需做强
作为全球新车产销最大市场 , 我国已具备成熟的汽车产业链 , 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 , 像芯片这样的车用高精尖核心零部件 , 仍然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 。 此次芯片短缺 , 再次凸显了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有关数据显示 , 2019年 , 我国车用芯片进口率超90% , 先进传感器、车载网络、三电系统、底盘电控、ADAS、自动驾驶等关键系统芯片过度依赖进口 。 其中 , 电动汽车中价值仅次于动力电池的IGBT , 98%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 , 且价格是国外的1.2倍至1.8倍 。
“这次芯片短缺问题也让不少车企意识到 , 在供应环节不能过度依赖海外 , 也应该在国内寻找合适的芯片供应商 , 这对我们自主芯片研发厂商来说也是一次机遇 。 ”余凯说 , 由地平线设计研发的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地平线征程2发布以来 , 已成功签下两位数的量产定点车型 , “去年有16万辆汽车搭载地平线芯片交付消费者 , 今年将有100万辆” 。
“中国对拥有自主可控技术的车载芯片的需求 , 无疑是战略性的 。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 , 一方面国家要给相关企业提供切实有力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 , 中国车载芯片企业也不要局限于为本土车企供货 , 而应积极拓展并努力打入外资车企的供应体系 , 与国际顶级车企展开合作 , 将有助于加快提升中国车载芯片企业实力 。
尽管中国芯片企业距离大规模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但动态地看 , 中国芯片企业参与度正在提升 , 其芯片业务的比例与整车业务拉平甚至反超 , 只是时间问题 。 赵福全坚信 ,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 , 一定会培育出中国车载芯片强企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杨忠阳)
- 再获殊荣!德力汽车荣获2020年“河南省智能工厂”称号
- 百人会2021丨威马汽车王鑫:智能汽车要做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变革
- “等”不到的小汽车——怎样的城市小汽车指标策?
- 这个寄居于雷诺集团庇荫下的罗马尼亚汽车品牌,竟偷偷研发了一台顶级SUV
- 车市周“数”评丨欧阳明高点评1000公里续航车型,美国要求特斯拉召回15.8万辆汽车
- 多措并举助汽车销售行业回暖
- 易车获颁“2020汽车数字化营销平台奖”做数字化营销的实战派
- 三星与奥迪、宝马、福特和捷尼赛思合作 推出汽车数字钥匙
- 海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居全国前列
- 为什么自动挡汽车比手动挡汽车贵,答案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