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叙事》是新工业咏叹调与新时代进行曲|红星书评 | 中国地图( 三 )


说到瓦斯,人们往往谈虎色变,唯恐避而不见。殊不知,诗人笔下的瓦斯探放设备,其实就是生命与安全的保护神与灵魂的拯救者。诗人采用比喻与拟人的手法,让事物的表象与内涵,有了不一样的独立展现与环环相扣之感。如何把普普通通的事物,用诗人的眼光来有意识地铺陈与剖析,龙小龙做到了。
《螺栓与螺母》:“螺旋式的上升,意味着/向前、向上是一种无以复加的累/而后退与停歇/永远是一种慰劳和松绑//你得到的就是所谓的自由和安逸/只是暂时和表象/这道理,是杨晓东夫妻俩总结出来的//他们每天拿着扳手、管钳、卡尺/把自己弄得满身疲惫/年年岁岁,都在与螺栓和螺母对话/哪怕松动一毫米/就会有液体或气体逸出来/造成人祸。人祸,就是后果不堪设想//杨晓东和他的妻子/一干就是二十年/在他们手下,从来没有出现过一种闪失/这一对铁骨铮铮的夫妻/硬是把自己活成了螺栓和螺母/用坚持,用朴素的爱,/抱紧了他们平凡琐碎的日子/也紧紧抱着人生的执念”。
不能不佩服诗人龙小龙的观察力与理解力及领悟力,将生产车间里螺栓与螺母这两个随处可见的物件,通过相辅相成的工艺流程表述,传达给我们精诚合作的可贵与可敬之处。“杨晓东和他的妻子/一干就是二十年/在他们手下,从来没有出现过一种闪失/这一对铁骨铮铮的夫妻/硬是把自己活成了螺栓和螺母/用坚持,用朴素的爱,/抱紧了他们平凡琐碎的日子/也紧紧抱着人生的执念”。诗人攫取的人物典型,把夫妻在工作上的互相配合,升华为爱情的相濡以沫与肝胆相照,显得非常顺达与灿然。
蓝天下仰望,苍穹与大地的容颜
每个诗人的个人阅历与独立思考,决定了这个诗人的三观层面与精神归宿。如何写出自己满意或者被大众认可的诗歌,是每个诗人必须要思索的东西。好在诗人龙小龙之前的寻觅与探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与突破口,就是牢牢抓住自己耳熟能详的工业题材,“深挖洞,广积粮”,从而形成自己丰富的写作资源与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在第三辑《蓝天下仰望》里,诗人继续尽情描绘与放歌那些值得称颂的园区事物,从而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写作道路与诗歌王国。
《光伏,光伏》:“光伏,光伏/一架架风车是旋转的蒲公英/成为生动的背景/一片片蓝色发电板是天空的矩形切片//阳光无私的照耀/让众生敞开了辽阔的胸怀/许多人在奔跑,也有许多人在祈愿/每种行为都是低碳绿色的表达//所有化石能源的燃烧成为一种隐喻/擎天的烟囱成为历史的钉子/昨天沉积在封底/封面,是花朵在浩荡的春风里款款低飞//湖水如屏,安若明镜/神舟航天器展开羽翼正朝着银河之外飞翔/通过雷达和射电望远镜/频频传来的资讯/说着亿万光年前的事情和那些未知的世界”。
诗人小龙的诗歌语言,已经非常有个性与可识度。他对工业园里的诸多事物,摒弃了走马观花的赞美模式,而是更加潜心、细致地介入事物本质,比如这首《光伏,光伏》又是很好的例子。“光伏,光伏/一架架风车是旋转的蒲公英/成为生动的背景/一片片蓝色发电板是天空的矩形切片”,诗人说明书式的介绍与诗意表达,很轻松地就把高深莫测的光伏,展现在大众面前。所谓功夫在诗外,也许就是每个诗人都要具备的注意力与着重点。
《蓝色晶片》:“向往蓝天,蓝天不可拆卸/聪明的我们在地面用晶片一小块一小块地拼接/组装着另一面蓝天/倾斜于大地的蓝色硅板上/阳光在静静流泻//制造天空的过程是辛苦的,更是神圣的/我们心里明白/每一片蓝色晶片就是一座小型的发电厂/白天,尽情吸纳阳光/晚上,就让数以亿万计的太阳粒子转化为缕缕电流//中枢控制系统,鼠标一点/计算机便发出一道程序指令/涓涓细流就揣着春风踏上了造访之路/大江南北的百姓人家/天空下,星光渔火在用对讲机交流,彼此回应”。
诗人把蓝色晶片与蓝天相互补充与映照,凸显了诗人的表现张力与时空转换。“每一片蓝色晶片就是一座小型的发电厂/白天,尽情吸纳阳光/晚上,就让数以亿万计的太阳粒子转化为缕缕电流”。科学来不得半点假冒伪劣,同样,诗人的真知灼见也必须在真理的框架下运行,诗人在分行文字里的挥洒,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忠实与忠诚,“天空下,星光渔火在用对讲机交流,彼此回应”,仿佛童话仿佛梦境,可见诗人并非刻意的氛围营造,显得多么机智而又自然。
《眺望或沉思》:“我喜欢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抚摸/稔熟的塔釜、器件、装置/凹凸的纹路,整齐的布局/用心打磨过后的光滑,擦拭后的洁净与铮亮/反复地理解,什么是平凡和不容易//我知道,每一座成功的工厂/必是匠人、以匠心、用匠行铸就的精品/就跟一首成功的诗作一样/须遣词造句,精雕细琢/历经艰难困苦而终于凤凰涅槃//我的办公桌前方挂着一幅中国地图/当我想要懈怠下来的时候/一抬头便看见祖国母亲/我的身后是一幅工业园区风景照/此时刻,壮阔的产业集群在晨曦中/分明是航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