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灭商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纣王坐视周人壮大( 二 )


周朝灭商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纣王坐视周人壮大
文章图片
但姬发孟津观兵 , 伐商意图彰显无疑时 , 纣王为何既不教训周国 , 也没有重兵防御周人?
关于这方面的原因 , 文献并未记载 , 但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应与距离有关 , 即夷方距离朝歌较近 , 镐京距离朝歌较远 。 如果纣王攻打周人 , 那么夷方突袭朝歌时 , 纣王的主力很难及时回兵;纣王攻打夷方时 , 如果周人攻打朝歌 , 那么纣王可以及时回兵支援 , 乃至可以与朝歌守军围歼周人 。
姬发孟津观兵后 , 之所以又突然退兵 , 原因恐怕与纣王获悉后调兵回援有关 , 此时姬发不敢冒险伐纣 。 姬发第二次在孟津集合大军伐纣时 , 为何冒雨、连夜不顾一切地赶路?史书记载商朝大夫胶鬲与姬发约定甲子日到达殷地 , 到达之后姬发战争宣誓又说“机会只有一次”等 , 无疑说明姬发抓住了纣王主力不在的机会突袭了朝歌 , 最终在内应胶鬲等帮助下一举攻克坚城朝歌 。
因此 , 纣王的战略大约是“攘周必先灭夷” , 计划彻底征服东夷之后再攻略周人 。 以当时客观形势来说 , 也不能说完全错误 , 只是由于商朝内忧外患 , 内部又出现了叛徒 , 于是给姬发抓住了机会 。
周朝灭商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纣王坐视周人壮大
文章图片
可见 , 商朝末年的局势 , 与明朝末年有些相似 , 东夷犹如李自成等起义军 , 周人犹如虎视眈眈的后金 , 面对一东一西两个方向的叛乱者 , 纣王优先选择解决东夷问题 , 最终商夷战争周人得利 。
不过 , 《殷本纪》、《周本纪》等史书在讲述商亡周兴历史时 , 大谈纣王昏聩残暴、文王武王仁义 , 突出“仁义取天下”的重要性 , 因而只字不提商末东夷 , 隐藏了东夷血拼商朝主力、让周人渔翁得利的历史 , 所以才会让人产生文章开头的一些疑问 。
参考资料:《史记》、《甲骨文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