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懂”民主和数学吗?( 二 )


可能你会对这个理论结果奇怪 , 因为“阈值”响应本质上是正反馈的 , 对于第三种情况 ,  更可能出现的情况似乎是所有的蟑螂聚集到一个遮蔽点 , 其余的容纳不了进入第二个遮蔽点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蟑螂除了喜欢群聚外 , 也害怕拥挤 。如果一个遮蔽点的蟑螂数量过多 , 也会减少对巡游蟑螂的吸引力 , 呈现一种线性关系 。在这个模型中 , 正是这个害 怕拥挤的线性效应平和了“阈值响应” , 导致出现了上述的第三种结果 。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 , 单个蟑螂只需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行为准则就可以使得整体群体达到最佳的状态 。倘若假设群体中存在一个中心指挥者去告诉另外的蟑螂如何行动 , 理论上反而是多余的 。这条假设与动物生理学也直接矛盾 , 因为一个中心指挥者需要掌握整体蟑螂群体的即时信息 , 然后对同伴下达相应的指令 , 才能导致整个群体达到最佳的状态 。这对一只蟑螂来说显然要求太高 。
单个的动物可能都意识不到这些简单的行为准则会带来的这种整体上的状态 , 这种群体行为里所出现的智慧性的东西 , 是千万或上亿年进化的结果 。这种现象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生物学 , 物理学 , 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科学家 , 他们称动物群体中这种智慧性的东西为群体智 慧(swarm intelligence) , 称这种智慧出现的方式是涌现(emergence) 。对这个领域的研究 ,  也可能对人类社会如何运作 , 人体如何有效的工作带来新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