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未来或是终极枢纽( 二 )


正如文初提到的“AI代驾”,荣耀Magic2的超广角AI三摄像头配合YOYO和麒麟980芯片,完成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软硬件协作等无人驾驶的完整流程,并实现了自动避障、30公里每小时巡航等等,麒麟980的算力在无人驾驶的演示中得到验证,也已具备了处理庞大数据的能力 。

智能手机的未来或是终极枢纽

文章插图
荣耀手机的目的并不是给出智能驾驶的手机解决方案,而是验证荣耀Magic2强大的计算和软硬件协同能力 。有了算力和算法上的基础,智能手机的未来将是枢纽化 。
四,比拼算力,争夺枢纽
不出意外的话,有着广连接特点的5G普及后,IoT的爆发只剩下临门一脚 。
几乎所有的一二线手机厂商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提前“下水摸鱼”,比如小米的生态链模式、华为HiLink及荣耀的新零售3.0、OV的联盟路线 。这场竞争看起来并不复杂,无外乎两个方面:
一个是开放VS封闭 。沿着封闭的生态出发,很可能会出现场景的瓜分,手机厂商占领了移动场景、智能音箱打通了家庭场景、车载场景是属于主机厂的天下…….服务割裂、数据孤岛、体验断层等等,似乎并不符合IoT的本意 。
包括荣耀在内的手机厂商已经打出了开放的旗帜,在荣耀Magic2的发布会上,荣耀总裁赵明对外宣布YOYO将从超过45万开发者、4000+服务中不断进化获取新的能力,不管是控制大疆无人机还是和极果合作的无人驾驶,均向外界释放了开放其AI架构的信号 。或许智能手机厂商内部也将面临一场开放和封闭的竞争,结果并不会有太大意外 。
另一个是算力上的比拼 。互联网的传统思维是中心化的,手机、超级APP、浏览器等都在争夺所谓的流量入口,有了入口就有了流量分配的话语权,也就形成了互联网最基础的商业模式,但IoT的模式很可能是枢纽化 。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前,仍然继续着互联网的传统思维,比如智能音箱、汽车甚至是智能插座都在抢夺入口,也都将如其所愿,毕竟只要加一个低功耗的蓝牙芯片就可以进行语音交互,自然也就有了入口的成分 。
竞争的重心却已不是入口,而是算力,是否具备处理庞大流通数据的能力,是否可以完成软硬件的协同,这大概也是荣耀Magic2在这个时间点演示AI代驾的原因,背靠的正是麒麟980,何尝不是芯片的角逐呢 。
诚然,荣耀尝试给出的回答是超级枢纽,成为所有智能设备的中转枢纽,在麒麟980等强大的算力支撑下,用户的任何想法都可以通过YOYO完成,不管是让汽车开启自动驾驶功能,还是叫一份外卖,本身就是服务找人的模式,也就无所谓入口和流量分配 。
照这个逻辑进行下去,智能手机所提供的服务将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基础的通信、网络管理等;
第二层是网连接服务,电商、搜索、音乐、社交等等;
第三层是端连接服务,汽车、音箱、电视、空调等等;
所不同的是,三层服务并非是相互独立而是互相融合的,好比说汽车也可以联网通信,电视也可以搜索、购物,中心化入口的角色不断被削弱,不可或缺的恰恰是麒麟980这样的算力中心,成为“枢纽”不可或缺的一环 。
一个软硬协同、争夺枢纽的时代,正在缓缓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