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自然现象给地球造成不平衡力应该还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只是后来人类的活动才逐渐打破了“常规”,才使得地球所受压力差逐渐加大,也以致使得地震的级别和频发率加大或加快 。
现在人类有哪些“常规”打破之举?影响又将具体如何?我看,至少涵盖了下面所说的一些情况:
一、森林等植被被严重破坏 。
森林等植被现在破坏到什么程度,人们可想而知 。而森林等植被是调节降水和固护沙土的最佳物质 。森林等植被的过度破坏,就会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和不均,这会使降水量相对减少 。并且不均匀分布,极易出现暴雨和旱灾的情况,而这很容易引发地球局部承压失衡 。同时沙土也易随水流失,这也引起地球局部承压失衡 。这一点看看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的形成就会知道沙土流失带来局部承压改变严重的情况 。
实际上弥漫空气中的水蒸气不均,也易成为强对流天气的推手,而这也会影响地球所受风压力 。
另外,由于地表沙质化,裸露化,所含水分相对减少,在受太阳光热时,由于缺少水分的蒸发散热,会使气温升高,而这会影响全年总的气温,使得全年总的气温升高 。而这会加快水的蒸发量 。在夏天, 由于气温偏高,则更会加大水的蒸发量并可对一些永久性冰雪起融化作用 。而这显然影响地球所受压力 。这一点我会在第五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
二、人类修建水库,开发矿藏 。
象修建三峡那样的大水库,蓄积了多少立方米的水 。如果说不影响地球平衡受力那才是怪事 。同样,人们到处开发矿藏,掏空地(山)腹,也定然改变地球的局部受力 。
三、人类城市化建设,人物汇聚 。
以中国广东沿海城市为例,改革开放以前,这里有多少人?有多少建筑?有多少其它物品?而现在是多少?四面八方的人和物汇聚这里,这里不知增加了多少重量 。这显然改变地球的局部受力平衡 。
四、地表硬质覆盖化 。
地表硬质覆盖化包含广泛,为了便于说明,就以水泥地表硬质覆盖化为例 。现在人们建房、铺路、整坪等等都是以水泥打头阵,可以说一座城市几乎就是被水泥所覆盖 。
这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呢?对于这一点, 人们现在根本没有意识到 。实际上它的影响随着人们对水泥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越来越大了,可以说是一个大问题,一个完全不可忽视的问题了 。
水泥硬质覆盖,它把水隔离,不让水浸入土层,除了直接使水流入径流,影响局部受力外,还会影响地表水蒸发面积,使蒸发面积减少,间接给降水和空气对流带来影响,会造成降水减少,不均,引发干旱天气并有引发强对流天气造成风灾 。这显然影响地球局部受力情况 。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由于地表水泥硬质覆盖化,当太阳照在上面的时候,由于缺少水分的蒸发散热,水泥表面就会积温升高得多,同时使得周遭的空气也干温(热)得多 。这尤其在夏天表现更会明显 。而进一步影响全球温度,使全球气温升高 。而这种干温(热),一则也影响空气对流,使空气对流加大,加大风力级别;二则会因升高的气温,影响水面的蒸发量 。由于内陆的水面相对减少,海洋的水面相对增加,所以蒸发的比例就会更不协调,而这会使空气对流和降水受影响,也会使空气的对流加大,加大风力级别和降水不均 。
另外, 还会影响一些永久性冰雪的融化情况 。而这些都会给地球局部受力带来影响 。也显然看出,这也是引发极端天气的一个原因 。
五、温室排放和热量释放 。
温室排放是指人类排放CO2等气体演变成全球气温升高的情况 。人类对它已经有所了解,并已引起重视 。但对于热量释放,人类到现在为止,根本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引起重视了 。实际上它对地球上气温升高的影响根本不是一个小窥的问题,而是一个响当当的大问题 。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正是温室排放,热量释放,以及前面讲过的森林等植被被破坏,地表少水化使气温升高的情况和地表硬质覆盖化效应使得气温升高的情况的共同累积结果 。
人们仔细去想想,现在人们生活(活动)几乎就是一个释放热量的过程:建房用的红砖都是从火里面煅烤出来的 。现在人们大量地使用汽车(油类)代步工具,它既是一个C02废气排放的过程,更是一个直接释放热量的过程 。现在的工厂林立,人们操作大量的机器在日夜不停地运转,它都要释放大量的热(包括摩擦热) 。更不用说人们日常生活用电,用柴,用煤,用液化气所释放大量的热量了 。
这些源源不断地释放热量,不使地球的温度升高那才是怪事?当各种共同作用使地球温度升高后(注:这种共同作用不包括自然因素,象太阳光热、火山喷发之热、地热现象,而是人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来的),则会带来两点极大影响:一点是影响水的蒸发量;一点是影响一些永久性冰雪融化情况 。(这两点在前面已稍有讲过 。)由于陆地地表沙质化,裸露化,所含水逐渐减少(前面讲过,是森林等植被破坏的缘故 。)和海洋水面增加,在影响水的蒸发时,陆地与海洋的水分蒸发越来越处于不相协调的局面 。陆地相对来说,蒸发量越来越少,而海洋却越来越多,这就为空气对流和降水带来影响 。对空气对流影响则是使之流速加快,而这极易引起台风、龙卷风、飓风等风灾,而强大的局部风力接触地球时则定然造成地球局部受力受影响 。对降水带来影响则是使降水不均,而这易出现暴雨、急雨、持续暴雨的水灾情况和小雨、极小雨、不下雨、持续不下雨的干旱情况 。这显然引发地球局部受力失衡扩大 。
- 【游戏世界】决赛不可掉以轻心,AG需对J1E形成有效针对
- 【游戏迷】张角跟月光形成鲜明的对比, 前者让猫神上去接受采访, 后者则站出来替他“背锅”
- 腾讯的商业模式是怎么形成的?2001年,腾讯QQ成立两周年
- 丝绸之路主线及成因分析 丝绸之路形成的因素
-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 恐龙的粪便为什么能形成化石 恐龙化石是因为什么形成的
- 【游戏迷】张角跟月光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让猫神上去接受采访,后者则站出来替他“背锅”
- 那地震局还有什么用 地震局有用吗
- 【游戏世界】王者荣耀:对抗路大地震,战边或为主流,坦边出头之日来了体验服
- 孩子想知道的海洋知识:海浪是怎么形成的?世界上最高的海浪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