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捡到太岁一夜暴富的辽宁农民王承德( 二 )


那个捡到太岁一夜暴富的辽宁农民王承德

文章插图
第二天一大早,王承德叫上了妻子,拿着两个大蛇皮袋到了山上,还好地上的东西没有被别人发现,两人塞了满满两袋子的东西,提着下山之后上秤一称足足有140斤之重 。
王承德把捡来的东西好好地洗了一遍,发现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发黑了,听到消息过来围观的人很多,有村里的老人说,太岁分几种,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王承德这个黑色的,应该是当中的极品 。
当然了,对于非专业人士的话,王承德也不敢全信,他让村长联系了镇上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来看看 。
他没想到这一联系,不光是有镇里文化馆的馆长来了,镇电视台,市电视台的采访人员也都来了,王承德捡到一大块太岁的消息,一下子传出了辽宁,甚至传出了东三省,传到了全国各地 。
那个捡到太岁一夜暴富的辽宁农民王承德

文章插图
当天晚上王承德就接到了一个收藏家的电话,出50万要买下这个大太岁,对王承德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够他不吃不喝劳动好几年了,不过老王觉得这么大笔的金额,需要和家里人商量 。
而一家人商量之后,他拒绝了收藏家的建议 。
王承德有着自己的打算,别看他在农村里待了一辈子,但是上网看电视一个没落下,还是有一些商业头脑的,他知道这种买断的法子,自己是比较吃亏的 。
他将巨大的太岁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论斤来卖 。
那个捡到太岁一夜暴富的辽宁农民王承德

文章插图
最开始他还比较保守,怕分割了卖不出去,只定了一斤五千的价格,没想到求买的人络绎不绝,从五千涨到了一万,从一万涨到了五万,到最后竟然卖出了十万一斤的高价 。
都说物以稀为贵,这个太岁的稀有度不比那些古董差,拆开了卖反而满足了很多家底不太丰厚的收藏家的需求,一时间能有一块太岁成为了收藏圈可以炫耀的资本 。
除去最后给自己留下了一块作为纪念,王承德的这块大太岁足足卖了300万,比最开始开的价高了好几倍 。
那个捡到太岁一夜暴富的辽宁农民王承德

文章插图
对于一个农民而言,300万简直就是一笔巨额财富,当地的消费水平不高,这笔钱完全可以让他安度晚年 。
不过王承德和大家想得不一样,就像他没有图省事一口价卖掉太岁一样,他也没有留着300万坐吃山空,而是开始了创业之路 。
那个捡到太岁一夜暴富的辽宁农民王承德

文章插图
曲折创业路拿到300万之后,王承德去考了驾照,买了一辆18万的车,这算是他给自己花的所有的钱了,接下来就开始琢磨创业的问题了 。
自从听说了山上出现太岁之后,全国各地的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个地处东北的小村庄里,都想在山上再捡到一个太岁,别说140斤了,就算是14斤也行啊 。
王承德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商机,他把捡到太岁那附近的地承包了下来,借着这块地附近出过太岁的东风,办起了农家乐,取名叫“德福”,谐音寓意“得福” 。
那个捡到太岁一夜暴富的辽宁农民王承德

文章插图
在这个山庄上,王承德足足投入了150万的资金,不过确实也看到了成果,各种来采访的,碰运气的,也有单纯为了猎奇来看看他的,都住进了他的农家乐,他一时间也赚得是盆满钵满 。
为了保证农家乐食材的天然绿色,也为了给来玩的旅客们增添一些乐趣,王承德专门找了施工队,用挖土机挖了个鱼塘,让来玩的游客可以自己钓鱼,钓起来之后还可以花钱买下来自己吃 。
在农家乐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王承德又有了新的创业主意 。
那个捡到太岁一夜暴富的辽宁农民王承德

文章插图
王承德喜欢琢磨吃的,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老饕,他很信奉一句话“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他就想着能不能把养驴也变成山庄的一大特色呢 。
说干就干,他开车去几个养驴的基地实地考察了一下,发现养驴的市场竟然还挺大的,虽然政府已经把驴肉加入了“菜篮子工程”,但是还是养猪,养牛羊的传统养殖居多,所以政府加大了补贴力度,而民间也有不小的需求 。
发现了这个商机之后,一回到家王承德就开始筹备做养殖基地,第一批先养上了四十几头驴试试水,没想到第一次养驴就得到了来农家乐客人的一致好评,这也坚定了王承德做大做强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