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搞笑游行侠云游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明穆宗朱载坖曾评:“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晚清重臣、著有《曾国藩家书》的曾国藩对王阳明的评价则是:“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文章插图
王阳明出生于1472年10月,其父王华是成化年间的状元郎,而王阳明在娘胎里待了14个月才出生,5岁时还不会说话,当时王华对这个孩子感到特别担忧,就怕是天生愚钝。不过王华后来发现王阳明挺喜欢看书,王阳明的祖父也愈发觉得他是个聪明孩子,将来大有建树,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孙子改名为“守仁”,没成想王阳明改名后就开口说话了。【王阳明:想获得成功,靠的不是钱和贵人,需牢记7字助你飞黄腾达】

文章插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十三四岁的王阳明就开始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其回答也是让塾师先生大吃一惊,认为这孩子将来非同凡响,王阳明15岁时还屡次向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不过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同年,王阳明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观塞外,心中又添加了几分见解。而王阳明年少出名,便有人嫉妒说他将持才而骄,以此中伤他,不过王阳明并没有在意,心中阔达得很。

文章插图
1499年,28岁的王阳明中进士,走向仕途,然而此时的明朝有“八虎”,王阳明因触怒“八虎”之首的刘瑾,而被贬至未开化的贵州龙场,其父王华也被赶出了北京。但王阳明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被贬蛮荒之地,反而让王阳明的内心得到了沉淀,1509年,王阳明复官庐陵县知县,第二年刘瑾被其他宦官设计处死,王阳明便又被召入京。17世纪初,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王阳明便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又以退为进对盗贼来了个出其不意,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

文章插图
而王阳明在带兵过程中又很清晰的看到了问题所在,便向朝廷上疏称“权力太小,无法命令将士。”兵部尚书王琼对王阳明的才能本就十分赏识,自然是力挺,因此给了王阳明旗牌,让他自由发挥,于是王阳明便很快荡平了为患数十年的盗贼。虽说王阳明在文、武方面都做到了极致,但他也懂得急流勇退,不让自己卷入政治斗争,因此在复杂的官场中并未遭遇许多挫折,就算自己平叛宁王有功却没得到重视,甚至被明武宗抢了功劳,王阳明却也不恼。

文章插图
王阳明历经明武宗、明世宗二朝,最终也称得上是善终。王阳明还曾教导过自己的学生,说:“想获得成功,靠的不是钱和贵人,需牢记7字助你飞黄腾达”,这七字真言便是“行、勤、知、底、心、诚、耐”。“行”即言出必行;“勤”即业精于勤;“知”是自知之明;“底”是底线;“心”即用心;“诚”即真诚;“耐”就是耐心。纵使一个人生来不是什么大器之才,但勤奋是没错的,俗话说“勤能补拙”,同时又得有自知之明,方不可夸夸其谈,结果导致自己说出的话,却做不到,那么就让其他人觉得这人只会打嘴炮,没什么真材实料。

文章插图
而用心、真诚、耐心则是人的品行,能做到这些,就不用担心自己的才能不会被其他人所发现,金子到哪里都能够发光,至于底线却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支撑,如果丢了底线,那么这个人必将招来祸端。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专家们|殷墟大墓曾出土一个鼍鼓,古人制鼓为何不去甲片,让人至今想不通
- 画家|沈明《九曲溪雪月幻想》附跋文
- 面糊|奶香玉米饼
- 金针菇|减重翡翠白玉汤
- 金沙遗址博物馆|点亮希望,传递梦想 成都大运会火种交接欢迎仪式圆满举行
- 低脂|低脂煲仔饭
- 青椒豆皮|猪耳朵青椒豆皮
- 特色课程|体味传统、放飞梦想,中牟县一校园为学生办了场特色课程成果展
- 晚餐|晚饭何时吃,几分饱合适?想长寿,饭后这7件事不要马上做
- 红枣汤|雪梨银耳红枣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