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靖难战神”李景隆是草包还是卧底?终究逃不过朱棣的“捧杀”( 二 )


等到朱棣“打怪升级”回归北平 , 李景隆第一次正面在郑村坝迎战朱棣 。 原本以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遭遇战 , 结果李景隆被朱棣连破七营 , 加上北平城内朱高炽的遥相呼应 , 李景隆军心大乱之下仓皇败走 。
【历史故事】“靖难战神”李景隆是草包还是卧底?终究逃不过朱棣的“捧杀”
文章图片
张玉
连破其七营 , 遂逼景隆 。 燕将张玉等列阵而进 , 乘胜抵城下 , 城中兵亦鼓噪而出 , 内外夹攻 , 景隆师溃 , 宵遁 。
同样是兵败 , 但李景隆不是耿炳文 。 建文帝朱允炆听闻李景隆兵败后 , 非但没有怪罪他 , 还给他找兵败的理由和借口 。 朱允炆以李景隆“权柄不够”为由 , 赐李景隆“黄钺弓矢” , 给了他“专征伐”之权 。 朱允炆对于李景隆的这份信任绝对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 。
次年四月 , 蒙受皇恩、意气风发的李景隆卷土重来 , 他和老将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人会师真定 , 合兵约60万 , 在白沟河再次和朱棣展开会战 。
【历史故事】“靖难战神”李景隆是草包还是卧底?终究逃不过朱棣的“捧杀”
文章图片
“白沟河之战”
然而这一次的大战 , 李景隆再次大败 , 损失精兵十多万的同时 , 被俘者更是不计其数 , 还给朱棣留下了数不清的马匹和粮草 。 “白沟河之战”的失败 , 不仅彻底让南军丧失了短时间内再度伐燕的能力 , 也进一步增强了朱棣的实力 , 同时也让双方的实力对比大幅度的接近 , 甚至开始逐步扭转 。
与燕军连战 , 复大败 , 玺书斧钺皆委弃 , 走德州 , 复走济南 。 斯役也 , 王师死者数十万人 , 南军遂不支 , 帝始诏景隆还 。
自此 , 建文帝朱允炆不得不将李景隆召回 。 此后 , 盛庸、吴杰、铁铉、平安等将领虽有心平叛 , 但偶有胜绩 , 终究因实力不济而无力回天 。
直到建文四年(1402年) , 朱棣率军兵临南京城下 , 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 , 迎朱棣进城 , 也就是所谓的“金川门之变” 。 听闻南京城破后的朱允炆 , 伴随着皇宫内的一把火 , 便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 而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最终以朱棣的胜利宣告结束 。
【历史故事】“靖难战神”李景隆是草包还是卧底?终究逃不过朱棣的“捧杀”
文章图片
李景隆和谷王朱橞迎朱棣进城
围攻北平、郑村坝之战、白沟河之战 , 李景隆三战三败 , 南京城下更是背叛投敌 , 主动打开城门迎朱棣进城 。 李景隆在靖难过程中刷足了“存在感” , 却也让他在“靖难之役”中的立场受到了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