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甘当自己生命的《局外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糖方十四ID:tfshisi1117】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阿尔贝·加缪代表作《局外人》,如果你看后喜欢,也别忘了打包抱走哦!
十四看过的书不算多,但要说最让自己印象最深刻,并且读完书之后依旧想着细细回想和品位,加缪的《局外人》是个人最先想到的一本书。
《局外人》只是一篇中篇小说,字数只有6万多字。写出这部小说的时候加缪也仅26岁。没人会想到,26岁的加缪能写出对社会内涵和人性充满批判的《局外人》。
别甘当自己生命的《局外人》!
文章插图
小说的故事线是酝酿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小说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很普通的普通人。拥有着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家庭状态和情感状态,被告知了母亲被杀死,被告知和女友玛丽结婚,再被告知自己杀了个阿拉伯人,甚至最后还被告知自己会被关押审判、处死。别看剧情这样跌宕起伏,但实际上主人公默尔索情绪冷漠得犹如自己就是个“局外人”。
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和我如此相像,终究是如此友爱,我觉得我曾是幸福的,现在依然是幸福的。为了让一切有个了结,为了使我不感到那么孤独,我还是希望我被处决的那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用仇恨的喊声来欢迎我。---文摘自《局外人》
如果不是看过小说的内容,你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即将面临处死的人,对自己的态度。冷漠、无惧、甚至还有些异样的情绪。在“看与被看”中,主人公默尔索把自己当成了事件的“旁观者”。
别甘当自己生命的《局外人》!
文章插图
主人公默尔索的表现是荒诞的,行为惊世骇俗,言谈更是离经叛道。但在文末最后的篇幅中,可以看出他怪诞表现的背后,其实热爱生活和自然,有自己的思维想法,也拥有自己理性的认知。但怪异的现实把他的表现反而变得奇怪,无论是邻居莱蒙,女友玛丽还是神父、法官,看似正常的行为,细想又有不少奇葩的行为。
母亲在去世之后,默尔索的情绪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情绪。在停尸间,在葬礼上,在墓地旁,没有内疚也没有痛苦,没有嚎啕大哭也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照常和女友玛丽过日子,周末和邻居莱蒙一起去海边玩。只是没有像普通人一样表现出情绪,在之后被法官认定这是默尔索“怀有杀意”的证据。这才是真正的荒诞吧。
在书中“普通人”眼里,一个刚失去母亲的人,不应该那么“理智”。
别甘当自己生命的《局外人》!
文章插图
而在长达11个月的监狱生活中,主人公默尔索自认为自己配合着法官的审判,非常干脆且真诚去承认自己所犯下的命案。承认自己行为的错误,为自己的错误而忏悔。
他一直以为自己这些行为可以为自己从轻量刑,11个月的监狱生活也没有磨灭他天真的想法。殊不知他这些行为,被判定“预谋杀人”、“没有一丝人性”、“藐视最基本的社会原则”。在“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这样一个高度,默尔索被判死刑。
这一切,只不过是他没表现出与“普通人”一样的情绪和状态。
在监狱中没有烟抽,没有女友玛丽满足自己生理需求。渐渐默尔索习惯了这一切,还轻描淡写的表示“
之后我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所以这也不再成为一种惩罚。
别甘当自己生命的《局外人》!】”默尔索最后的结局,自然是冷漠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别甘当自己生命的《局外人》!
文章插图
毫无疑问,主人公默尔索是文史上一个很独特的人物。冷漠的个人性格贯穿整个文章。但所塑造的人物又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他是文中世界的局外人,更是他自己人生的“局外人”。
作者加缪这样评价过《局外人》
他不耍花招,拒绝说谎,是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他拒绝表演自己、矫饰感情,善良宽和,不说废话。他的随和温顺、好说话、不计较、安分、实在,在社会看来,就是冷淡、孤僻、不通人情、不懂规矩、作风散漫、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他是穷人,是坦诚的人,喜爱光明正大。他是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