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19世纪的国家改革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掉队

即便是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我们对西方国家的认识也非常有限,更别说乾隆年间那幅自大的圣旨,这种天朝上国的文化自信什么时候变成一剂毒药没有人能说清楚。
阿列克谢|19世纪的国家改革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掉队
文章插图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近代中国的软弱,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1,文化的缺失,可以说成也儒家,败也儒家,我们之中最聪明的那一批人都投身政治,自下而上可以说没有任何改革,但是西方国家却产生了科学。
2,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给自足的社会注定进取心不强,生产的驱动力不强,造成了组成社会基础单位的农民几千年毫无长进,没有诞生任何工业。
3,政治格局不同,事实上即便是现在我们依赖的文明基础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智商爆炸产物,这个时代是最有进取心的时代,所有国家都变法改革,而西方国家的政体就犹如这个年代的中国,极其具有扩展和侵略性。
4,没有产生具有巨大格局的政治家,故步自封,认为四周都是蛮夷之地,没有文明可取,这种偏见和认识来源于固有的影响。
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当我们凭着经验认识周边国家的时候,这些国家到底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以俄国为例,从15世纪到17世纪俄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可以说毫无位置,17世纪末也就是康熙年间,有一个非常强悍的人物出生在俄国,他就是俄国历史上有名的彼得大帝。
他出生于莫斯科,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位沙皇、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
阿列克谢|19世纪的国家改革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掉队
文章插图
他意识到人类文化的中心已经转移到欧洲,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习造船,学习炼钢。
当然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他又聘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专家去俄国,帮助其去维新和改革,但是这些改革措施遭到了俄国首都莫斯科守旧派国粹党的强烈反对。
为了能顺利发展工业,他迁都一个偏僻但是又滨海的城市,涅瓦河旁边,他认为靠近大海就可以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两欧来往。
他意识到大航海时代马上到来,俄国必须在这个时代里有所准备,有所发展,而这些措施促进了近代俄国的建立和强大。
阿列克谢|19世纪的国家改革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掉队】当然在亚洲除了沉睡的中国,包括以前以中华文明为源头的日本也在19世纪60年代进行了改革,也就是明治维新。
这些改革措施都是以民族主义的形式展现出来,变得非常具有侵略性,统一了国民的意识和意志,让全民参与到这场变革中获取利益。
同时期的中国基本还是处在一盘散沙的状态,没有扩张政策,没有民族主义的驱动,整个社会失去了上进的活力。
即便是现在互联网上被嘲笑的土耳其,也出了一个伟大的改革派人物,19世纪末期,在吸取了第一次改革失败的经验之后,在民族领袖凯末尔的推动下,土耳其开始维新。
阿列克谢|19世纪的国家改革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掉队
文章插图
他不但在科学技术上接受近代文化,甚至对土耳其的旧文字也进行了改革,因为他认为这些老旧笨重的文字耗费了儿童太多的脑力。
其实仔细观察这些国家,我们会发现,在历史的节点之上,能推动社会变革的都是以这些巨大的政治家个人意志推动,看起来是团体的胜利,但其实绽放的是个人的光辉。
总结: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我认为还是前文总结出的几条,从文化上来说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儒家文化失去吸收新鲜血液的功能,不能自己更新;从思想上来说,没有形成民族者主义,国家没有得到民众的认同;从政治上来说,帝国文明比较呆板,一旦形成优势后立马会堕落,没有危机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喜欢就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