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把粮食安全交给西方?荒谬!苏联用黄金石油换粮,却被资本家搞惨( 二 )


除了抛售黄金 , 苏联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还大举向西方世界举债 。
1975年粮食歉收 , 当年粮食进口量从1970年的220万吨一下子就猛增加到1590万吨 , 这已经不是出售黄金能够补回来的 , 于是苏联就大举借外债 , 到1981年苏联欠债265亿美元 。
而在整个上世纪70年代 , 对于苏联来说是好消息的只有石油价格上涨 。
苏联开足马力采油赚取外汇 , 石油开采从1975年的9310万吨上升到1983年的13000万吨 。 石油出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苏联进口粮食的外汇问题 。
图片:苏联的石油工人 。 在上世纪70年代 , 石油外汇成为苏联外购粮食的主要支撑 。
然而这就像是温水煮青蛙 ,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采取的用黄金、石油和外债来平衡粮食进口的政策到了上世纪80年代遭遇了国际市场的两大打击!
第一大打击是 , 石油危机爆发!
1980年代 , 沙特等石油大国操纵产油量引起连锁反应 , 国际油价暴跌 , 1986年的油价相比1982年的油价下跌了2/3 , 苏联赖以采购粮食的巨额石油外汇没有了支撑!
而1980年美国操控的西方再出重拳 , 对苏联采用的宽口径石油管道和石油开采设备实行了禁运 , 从1985年开始苏联石油产量第一次开始下降 , 石油开采量减少了1200万吨 。
图片:石油危机重创苏联经济 。
第二大打击是 ,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
在西方国家的操控下 , 世界粮食价格飞速上涨 , 以小麦为例 , 1987年每吨小麦按照2000年美元平均币值换算的话 , 为133美元/每吨 , 1988年增加到了176美元/每吨 , 增加了32.33% , 1989年增加到了207美元/每吨 , 增加了55.64% 。
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 , 导致苏联购买粮食的开支大幅增加 , 1987年到1988年 , 苏联进口粮食的开支从27亿美元增加到了41亿美元 , 增加近52% 。
图片:苏联时代的粮食生产宣传照 , 而实际上随着国际粮价的上涨 , 苏联已经开始买不起粮了 。
在西方世界的操作下 , 这两击重拳将苏联的百万钢铁洪流瞬间击溃 , 坦克再多没有油也开不动 , 军队再多没有粮也打不动!
1987年1月27~28日 , 苏联政府总理雷日科夫在苏共会议上讲话披露了财政信贷系统濒临崩溃的险境!
他说:“国家带着极为严重的财政遗产开始执行第12个五年计划 , 我们早已入不敷出 , 靠借债度日 。 日益增大的收支不平衡开始具有长期的性质 , 已经使得财政信贷系统濒临事实上的分崩离析的边缘 。 ”
由于财政系统的濒临崩溃 , 苏联政府不得不按期偿还外债 , 苏联信用评级不断降低 , 国际金融机构拒绝向苏联提供贷款 , 苏联财政失衡加剧 , 只能够靠内债度日 , 1989年国家债务高达4000亿卢布 , 相当于GDP总值的40% 。
图片:西方通过对石油和粮食价格的控制 , 让苏联百万钢铁洪流成为一堆废铁 。
1990年下半年 , 就在苏联解体的不久前 , 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因为粮食进口政策 , 极为悲惨地消耗光了最后一美元的外汇储备 。 西方则迅速中止与苏联此前签订的一切粮食进口合同 , 加重了苏联国内食品市场的供应短缺 , 进而席卷到了整个消费品市场!
1990年 , 苏联市场上1200种商品 , 近1150种脱销 , 各种货品上架便一扫而空 , 苏联经济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境遇 , 经济体系全面瓦解!最终爆发的8.19事变使得苏联彻底解体!
俄联邦第一任总理盖达尔对苏联解体的阐述中有这样一段很值得我们回味:
“消费商品不足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尖锐程度从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增长 。 自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习以为常的短缺转变为1980年代末真正的粮食供应危机 。 政府无力保障履行资源分配的职责 , 哪怕是凭卡定量供应的范围内进行分配——这些正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失去信任并导致其瓦解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 。 ”
图片:1990年的苏联 , 排长队的人群和空空如也的货架 。
图片:1990年莫斯科开业的第一家麦当劳 , 似乎是西方对苏联粮食战争胜利的标志!
而在赫鲁晓夫第一次想到向西方大规模进口谷物以解决国内粮食危机的1960年代初 , 在另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 , 一名叫做袁隆平的农校农技教师 , 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 。 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 , 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 。 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 , 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 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 。 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 , 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 , 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
谁也没有想到 , 一颗小小的杂交水稻改变了随后的整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