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都知道,金庸的每部小说里面,几乎都有关于酒的描写,还有点主角十分好酒,比如令狐冲就是无酒不欢,而关于酒的情节描写,最精彩的当属段誉和萧峰第一次见面时,两人在酒楼斗酒了,段誉用六脉神剑把酒逼出来,而乔峰是真的喝了四十大碗不醉。
文章插图
其实酒喝多了,总会伤身的,不知从何时起,能喝酒竟然变成一项优点,如果别人说某某酒量好,这是一种赞美之词,小编感觉非常不应该,能喝酒也是一种本事吗?这算哪门子本事?要知道喝酒误事,多少祸患都是从酒里引出来的。不过历史上还真有不少能喝酒的人,而且酒文化往往跟文人相关,比如王勃写下的名篇《滕王阁序》,据说就是酒后随意挥洒而成的,连杜甫都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不过要说最能喝酒的不是李白,而是汉宣帝时期的宰相,他名叫于定国。
文章插图
根据《汉书》的记载,于定国能够''食酒至数石不乱'',古代的一石是120汉斤,换算的话1汉斤为现代的半斤,一石也就是60斤,而于定国能够喝''数石'',至少也是两旦吧,那就是120斤,喝120斤还不醉,当真是令人佩服了。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古代的酒跟现代不一样,当时的酿造技术落后,所以酒的酒精含量很低,而且提纯不够好,当时的酒都是浑浊的,如果你看到古装电视剧中给倒酒特写时,倒出来的酒跟现代一样清澈,那是导演没做功课,这部电视剧也就不用再继续看下去了。
文章插图
如今我们喝的啤酒读书大约10度,而古代的酒度数很低,一般都在3-5度,所以喝不醉是可以理解的,但于定国能喝120斤以上,这就不仅仅是酒量的问题,而是肚量的问题了,一般人就算喝120斤水都会撑死了,可他偏偏没事。史料说于定国''冬月治清谳,饮酒益清明'',就是说喝了十多斗酒,思路还很清晰,照样能办案。据说朝中有大臣对于定国的酒量很感兴趣,就做了个实验,让人测量他的身高腹围,按照相应尺寸做了个木桶放在厅堂后,然后请他来家中喝酒,他没喝一碗,就让人在木桶中倒入一碗。
文章插图
结果于定国一杯杯的喝,木桶中的酒都溢出了,可他仍旧没醉,于是大臣让人拿来第二个木桶,继续倒酒,可第二个木桶也溢满出来了,于定国仍旧面不改色,大臣家中酒已经被喝完了,只好派人抬轿子送他回家。据说于定国回家后尚未尽兴,又取出好酒配四个轿夫喝,五人一共喝了三天三夜,于定国前后喝下去的酒超过180斤,可他中途竟然没上一次厕所,而另外四个轿夫早就烂醉如泥了,由此可见于定国当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文章插图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伤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有坚强的人格,都源于生活的伤疤
- 文明|初始于心,长践于行——44中学寒假开展文明实践“五个一”活动
- 西天取经|孙悟空打死的6个强盗,把他们的名字串起来,你会发现如来的秘密
- 花青素|澳洲红宝石“胭脂女王李”果季启动仪式于上海成功举办
- 李子|澳洲红宝石–“胭脂女王李”果季启动仪式于上海成功举办
- 小蛮腰|3种行家眼中的“一眼假”茶,无异于喝脏水,还有不少茶客不知道
- 跋山遗址|跋山遗址的发掘,竟缘于一条朋友圈!目前正准备第二阶段发掘
- 五花焖面|豆角五花焖面
- 营养物质|高钙蛋更有营养?毛鸡蛋能补身?关于鸡蛋8件事,吃之前要了解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