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水浒传》中宋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三 )


表面上看 , 宋江是仁义的及时雨 , 但背后却用尽小人之力 , 图谋自身之利 。
宋江成为大当家后 , 梁山的风向便逐渐倒向了朝廷 , 与公孙胜印象中的梁山渐行渐远 。
【历史故事】《水浒传》中宋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文章图片
宋江
他对梁山未来的走向已有预测 , 也知道此时的宋江已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 所行所为不过是想为自己挣得一个好前程 , 兄弟排在后面 。
在宋江接受招安之后 , 公孙胜打算就此远走 , 不再管梁山之事 , 可宋江又怎会放他走 。
碍不住梁山众人苦口婆心地劝说 , 公孙胜本人又极重情义 , 最终他同意帮忙征战 。
梁山好汉抵达京城后 , 没有直接受封 , 而是被派去了抗击辽军的一线 。
【历史故事】《水浒传》中宋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文章图片
五虎八彪轮番作战 , 精锐尽出 , 抗辽一战终于胜利 。
可惜 , 奸臣当道 , 收受辽使贿赂 , 签下停战协议 , 梁山胜利的果实惨遭窃取 。
公孙胜在宋江的眼中看到了失望与欲望 。
前者自然是因为胜利果实被窃 , 无法受赏 。
【历史故事】《水浒传》中宋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文章图片
公孙胜
后者不是起义的欲望 , 而是让朝廷更满意的欲望 。
有些人一跪下 , 就再也起不来了 。
此时的宋江渴望扬名立万 , 渴望更大的战功 。
而更大的战功意味着更狠的敌人、更多的牺牲 。
公孙胜终于心灰意冷 , 他决意离开 , 再不回头 。
【历史故事】《水浒传》中宋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文章图片
公孙胜
公孙胜设计下山终得圆满
公孙胜的道术在战辽国、平淮西的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 而宋江又迫切想立下更大的战功让朝廷认可 , 此时想抽身离开绝非易事 。
公孙胜深知宋江个性 , 表面不动声色 , 暗地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 。
梁山集团班师回朝途经汴梁之时 , 公孙胜想起师父放他下山的要求:“逢幽而止 , 遇汴而还” , 便以思念老母的理由向宋江等人辞行 。
【历史故事】《水浒传》中宋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文章图片
公孙胜
此次离去 , 公孙胜早已打定主意再不回梁山 , 但辞别之时却未透露半分 , 只说自己想要回乡探亲 。
宋江自然没有理由不放行 。
公孙胜就这样再次离开了梁山 , 一别永年 。
结局最好
公孙胜离开不久 , 梁山集团又被朝廷派去征方腊 。
或许是异地作战、或许是实力不济、或许是气数将尽 , 总之 , 这一战梁山死伤无比惨烈 。
一百零八将阵亡59人 , 天目将彭玘、浪里白条张顺、九纹龙史进皆在其列 , 还有11人病死 , 共计70人 , 梁山势力已是十去其七 , 元气大伤 。
【历史故事】《水浒传》中宋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文章图片
方腊
同为农民起义军 , 且都规模不小 , 若能联合起来对抗朝廷 , 绝对无法小觑 , 建立农民政权指日可待 , 这也是公孙胜希望的局面 。
梁山集团却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了朝廷招安 , 将长刀长剑对准本该成为盟友的方腊义军 , 最后两败俱伤 , 坐山观虎斗 , 最大的赢家变成了朝廷 。
当真是印了那句“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
【历史故事】《水浒传》中宋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文章图片
南征方腊虽然死伤惨重 , 但到底是胜利了 。
此时的梁山好汉只剩下了不过三十人 。
这些人的结局却也并不十分好 。
征方腊结束后 , 武松寺庙出家 , 林冲患病去世 , 鲁智深重归佛门 , 燕青浪迹天涯 。
【历史故事】《水浒传》中宋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文章图片
依旧有功名梦的好汉跟随宋江回朝廷封官受赏 , 他们想象着功成名就 , 惠及后世 , 未曾想等着他们的依旧是死亡 。
奸臣当政 , 为报私仇 , 一杯御酒 , 卢俊义、宋江、李逵三人先后赴死 。
说来好笑 , 卢俊义和宋江尚且可以说为奸人所害 , 而李逵一生为宋江鞍前马后 , 奔走征战 , 最后却是被自己最敬重的大哥亲手送上毒酒 。
【历史故事】《水浒传》中宋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文章图片
宋江深知李逵性格 , 为了防止其为自己报仇 , 直接毒死了李逵 , 美其名曰为梁山保全清白名声 。
因朝廷而死 , 临死还为朝廷除去潜在隐患 , 宋江这“忠君爱国”也是做到了极致 。
吴用、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