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辈亲”背后的心理学

“隔辈亲”背后的心理学
文章图片
爷爷奶奶对孙辈百依百顺 , 在父母教训孩子时“该出手时必出手” , 这在全世界都出奇一致 。
想当初这些爷爷奶奶做爸爸妈妈时 , 没少“教训”孩子 , 难道他们不知道“教训”孩子 , 是为了他们好?
他们知道 , 只是这孩子不是“他们的孩子”了 。 究其原因 , 还是祖父母跟孩子有距离 。
“隔辈亲”背后的心理学
文章图片
1不承担养育责任
祖父母跟爹娘不一样 , 爹娘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 作为第一责任人 , 我们关切、努力 , 不敢有丝毫松懈 , 生怕做不到 , 耽误孩子 。
而祖父母不用背负这些 , 就像你看朋友家孩子很可爱 , 朋友对他吆五喝六的你不忍 , 肯定会劝架是一样道理 。
只是祖父母是50步 , 咱是100步 , 他们只看到小孩子受委屈了 , 而且还是携带自己基因的小孩子 , 自然而然护着 。
“隔辈亲”背后的心理学
文章图片
2作为旁观者 , 发现了问题
比如 , 我婆婆总在我老公批评孩子时护着 , 她表达不好 , 说我老公不该批评孩子 。 我老公就跟她吵 , 吵来吵去 , 彼此也不知道对方的初衷是什么了 。
其实 , 我婆婆是想说:批评孩子可以 , 别那么凶 , 你好好说 。 凶的时候 , 孩子也记不住你说啥 , 自己哪里错了 。
我老公理解成:我批评孩子你不让 , 难道就让她错着?都是你惯的 。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时 , 爱之深、责之切 , 能控制住脾气的只在少数 , 一激动说多了 , 在旁人来看自然不对 。 爷爷奶奶作为旁观者也觉察出来了 。
可是限于表达能力 , 沟通状况 , 两代人谈不拢就容易误会 , 彼此恼怒 , 说不清楚 。 最后我们就觉得老人盲目爱孩子 , 老人觉得跟我们说不通 , 气得不行 。
“隔辈亲”背后的心理学
文章图片
3祖父母在孩子这里找到了回应
这话说来比较悲凉 , 老人不在主导家庭后 , 少了很多掌控感 。
他们跟孩子沟通有问题 , 说不上话使不上劲儿 , 有时候甚至连个回声都没有 。 而在孙子这里感受到被需要 , 这股心理抚慰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 。
有个心理学家说 , 没有回应就是死地 。
谁都想在家庭、在工作单位、在社会上收到回应 , 而从亲人那里得到回应是最直接也是我们最在乎的 。
坦诚讲 , 我们夫妻跟我婆婆话不多 , 她说的我们不感兴趣 , 我们说的她也听不懂 , 很多时候她看不惯我们 。 而她也不认识楼下的其他大妈 , 跟人家聊不来 。
就去找孙女 , 孙女呢 , 也不怎么跟奶奶玩儿 , 奶奶做的饭她不爱吃 , 她做的东西奶奶看不懂 , 她们两个之间没有依恋关系 。
所以 , 哪怕我婆婆在这个家吃喝不愁 , 没多少活儿 , 她也不乐意在这儿 , 她想找到自己的回应之地 。
“隔辈亲”背后的心理学】而那些能在孙辈身上找到回应的祖父母 , 就更要抓住这种感觉了 。 为孩子出头自然不在话下 。
“隔辈亲”背后的心理学
文章图片
总结:
鉴于以上三种心理交织 , 隔辈亲:
一是要在孙辈身上找回应 , 我们会看到老人使劲付出 , 给孩子买这买那的 , 换一句爷爷真好 , 就乐开了花;
二是从旁观者角度看父母育儿 , 虽感不妥 , 沟通不畅 , 闹到最后 , 父母觉得老人护孙过度 , 再强调一遍“隔辈亲”;
三是老人不对孙辈有直接教育责任 , 只有“你爱我我爱你 , 拉手玩乐乐”的需求 , 自然顺着孩子避免冲突 。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 要我说隔辈亲 , 就由老人去吧 。
爷爷奶奶再干涉 , 也对你养孩子不会有根本性影响 , 你是啥样的人 , 你如何引导 , 才决定了孩子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