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16岁成名,27岁高中进士,“诗魔”白居易,人生为何三起三落?

之前我们聊了玄奘西行和他所修建的大雁塔 , 之后我们又聊了百家姓中的“白”姓 , 白姓和大雁塔好像风马牛不相及 , 但其实在历史上 , 他们却互相成就 , 谱写出了一段佳话 , 而将他们连在一起的 , 就是素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 。
【历史故事】16岁成名,27岁高中进士,“诗魔”白居易,人生为何三起三落?
文章图片
玄奘西行 , 迎回了佛骨舍利 , 在长安城修建大雁塔 。 大雁塔是仿照印度佛塔所建 , 建成后成为长安一景 。
在唐朝 , 儒生考中进士之后 , 会跨马游街 , 雁塔题名 。 在诸多举子中 , 最有名的就是白居易 。
【历史故事】16岁成名,27岁高中进士,“诗魔”白居易,人生为何三起三落?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16岁成名,27岁高中进士,“诗魔”白居易,人生为何三起三落?
文章图片
白居易27岁进士及第 , 是当时儒生当中年纪最小的 。 他在雁塔题名时 , 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 提笔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 , 十七人中最小年” 。
【历史故事】16岁成名,27岁高中进士,“诗魔”白居易,人生为何三起三落?
文章图片
白居易27岁中进士 , 已经是所有人中最年轻的了 , 但其实白居易早在十年前 , 便已名满天下了 , 让他一举成名的是一句诗 , 一首家喻户晓的诗 。
“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这四句诗 , 但你知道吗?这首诗还有后四句 , 并且有一个古怪的名字 , 叫作《赋得古原草送别》 。
一首诗为什么有这么长的名字?他的后四句是什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这首诗?他又是如何名满天下的?
【历史故事】16岁成名,27岁高中进士,“诗魔”白居易,人生为何三起三落?
文章图片
大家好 , 我是藏甲 , 今天我们聊一下白居易和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写下这首诗的时候 , 只有十六岁 , 根据题目推断 , 这可能是一次考试中的命题作文 。
在古诗词中有一个类别 , 叫作赋得体 。 它是考生应对考试所写的命题作文 。
赋得体对考生是有要求的 , 他要求考生要理清题意 , 对仗工整 , 语言自然流畅 , 写景抒情要浑然天成 。
由于是古代科举的试题 , 所以要求比较严格 。 为了防止有人事先押题 , 或找人代笔提前写好文章 , 所以古人会在题目中加入诸多限制 。
比如文体的限制 , 是记述文 , 还是议论文;是写景、写物 , 还是写情写意 。
【历史故事】16岁成名,27岁高中进士,“诗魔”白居易,人生为何三起三落?
文章图片
如果是写诗 , 那么在第几句写景 , 在第几句抒情 , 在第几句承上 , 在第几句启下 , 在第几句点题 , 在第几句总结 , 都有明确的规定 。 因为有了这些限制 , 所以要求考生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临场发挥的能力 。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限制 , 所以在考卷中很难找出让人惊艳的文章 , 但白居易的这首“离离原上草”却是个例外 , 白居易的这首诗 , 对仗工整 , 浑然天成 。
16岁的白居易 , 拿着书稿拜会了顾况 。 顾况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 又看了看递上来的名贴:(试卷上的名字)
“白居易 , 这长安米贵 , 居亦不易啊 。 ”顾况说完 , 打开试卷 , 只见上面写着:
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历史故事】16岁成名,27岁高中进士,“诗魔”白居易,人生为何三起三落?
文章图片
顾况见此诗 , 用词简略 , 却又意境深远 , 极为传神 。 于是改口道:“长安米虽贵 , 但能写出此诗 , 居亦易也” 。
此后 , 顾况在各种场合推荐白居易 , 使白居易很快名满长安 。
“离离原上草” , 除了前面脍炙人口的四句 , 后面还有四句:“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
整首诗八句话 , 前面四句写景 , 以景抒情 , 用“草”的韧性 , 比喻斩不断 , 烧不尽的感情 。
后面四句写情 , 情中有景 , 萋萋离别之情 , 跃然纸上 。
【历史故事】16岁成名,27岁高中进士,“诗魔”白居易,人生为何三起三落?
文章图片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 , 那就是白居易当时只有16岁 , 虽然说古人早熟 , 但白居易长期刻苦努力读书 , 他是如何了解景 , 又是如何体会情的呢?诗中的“王孙”指的是谁?他与白居易有着怎样的联系 , 为何白居易会对他“萋萋满别情” , 前面说“离离” , 后面说“萋萋” , 放在一起是不是“离妻”之意 , 白居易只有16岁 , 他的妻子是谁?为何他要离开自己的“妻子”?
如果他在16岁就有了妻子 , 那为何史书上说他到了37岁才结婚 , 这中间又有怎样的离奇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