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山西最有名的四大面食:
一、刀削面
1.简介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 , 因其风味独特 , 驰名中外 。刀削面全凭刀削 , 因此得名 。用刀削出的面叶 , 中厚边薄 。棱锋分明 , 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 , 软而不粘 , 越嚼越香 , 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 , 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 , 享有盛誉 。
2.由来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 , 堪称天下一绝 , 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传说 , 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 , 建立元朝 。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 , 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 , 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 , 切菜做饭轮流使用 , 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 。一天中午 , 一位老婆婆将棒子、高粱面和成面团 , 让老汉取刀 。结果刀被别人取走 , 老汉只好返回 , 在出鞑靼的大门时 , 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 , 他顺手拣起来揣在怀里 。回家后 , 锅开得直响 , 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 。可是刀没取回来 , 老汉急得团团转 , 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 , 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一看 , 铁皮薄而软 , 嘟喃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 。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 。“砍”字提醒了老婆 , 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 , 左手端起 , 右手持铁片 , 站在开水锅边“砍”面 , 一片片面片落入锅内 , 煮熟后捞到碗里 , 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 , 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 , 好得很 , 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 。”这样一传十 , 十传百 , 传遍了晋中大地 。至今 , 晋中的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等县 , 不论男女都会削面 。后来 , “凤阳”出了朱皇帝(朱元璋)统一了中国 , 建立明朝 , 这种“砍面”流传于社会小摊贩 , 又经过多次改革 , 演变为刀削面 。刀削面柔中有硬 , 软中有韧 , 浇卤、或炒或凉拌 , 均有独特风味 , 如略加山西老陈醋食之尤妙 。
3.要诀
刀削面与抻面、拨鱼、刀拨面并称为山西四大面食 。清末《素食说略》已有载 。传统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托面 , 一手拿刀 , 直接削到开水锅里 。刀削面里手总结的制作刀削面技术要诀是:“刀不离面 , 面不离刀 , 胳膊直硬手端平 , 手眼一条线 , 一棱赶一棱 , 平刀时扁条 , 弯刀是三棱 。”要说吃了刀削面是饱了口福 , 那么观看刀削面则饱了眼福 。1958年山西省财资系统在省城太原技术比武时 , 高手们削出的面条 , 每条长21厘米左右 , 宽0.2D0.4厘米 。每分钟削118刀 , 每小时可削2500克面粉揉成的湿面团 , 看得人们眼花缭乱 , 赞不绝口 。有顺口溜赞曰:“一叶落锅一叶飘 , 一叶离面又出刀 , 银鱼落水翻白浪 , 柳叶乘风下树梢 。”1983年5月 , 日本国明星食品株式会社社员八原昌元先生专程来太原拍摄面食制作电视片时 , 参观了晋阳饭店、太原面食店的师傅们的精湛技术表演后说:“世界面食在中国 , 中国面食在山西 , 山西不愧是面食的故乡 。”
4.做法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 , 水、面的比例 , 要求准确 , 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 , 打成面穗 , 再揉成面团 , 然后用湿布蒙住 , 饧半小时后再揉 , 直到揉匀、揉软、揉光 。如果揉面功夫不到 , 削时容易粘刀、断条 。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 。刀 , 一般不使用菜刀 , 要从特制的弧形削刀 。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 , 右手持刀 , 手腕要灵 , 出力要平 , 用力要匀 , 对着汤锅 , 嚓、嚓、嚓 , 一刀赶一刀 , 削出的面叶儿 , 一叶连一叶 , 恰似流星赶月 , 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 , 面叶落入汤锅 , 汤滚面翻 , 又象银鱼戏水 , 煞是好看 , 高明的厨师 , 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 , 每个面叶的长度 , 恰好都是六寸 。吃面前 , 能够参观厨师削面 , 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
- 麦克拉伦山谷葡萄酒产区「澳洲麦克拉伦谷产区」
- 哪些人不适合吃山苦荬叶?山苦荬叶的副作用有哪些
- 伯恩山犬的缺点 体味大吗
- 选购山药法则
- 伯恩山犬有攻击性吗 为什么养的少
- 登上者自救谨记5大原则
- 河蚌如何做才咬得动
- 淮山莲子粥的做法是什么?
- 伯恩山犬智商排名第几 好养吗
- 登山遇险要怎么进行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