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明君的标准应该是为国为民,除此外应该再无标准 。
如果一个皇帝只为了自己的帝王威风、只为了统治小集团的利益、只为了让所谓的功臣利益最大化,那就应该定义这个皇帝为暴君、为昏君 。
- 所以说秦始皇尽管是千古一帝,“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天下,但他只是为了耍他的个人威风而劳役天下百姓,而靡费民脂民膏,秦始皇必须是一个暴君 。
- 所以说尽管赵构力挽狂澜,再立南宋,算是保住了汉文化不缀,但他只是为了满足于个人利益最大化,只为了他个人能做皇帝,而置丢失的国土于不顾,而置北方人民“南望王师一年又一年”而不顾,赵构必须是一个昏君 。杀不杀岳飞倒在其次,他统治南宋期间,连续不断的农民起义即是明证 。
- 还有隋炀帝本事也不小,单只开京杭大运河,功劳就够大了,但他只是为了随心所欲地享受帝王之福而已,所以杨广也必须是昏君 。
- 再比如蒋介石,率黄埔生北伐,消灭了北洋军阀政府,“统一”了中国,又领导着赶走了日本人,但他只为了江浙财阀谋取利益,为买办阶级保驾护航,就是说他只赏功臣而置工农利益和国家利益于不顾,所以人民抛弃了他 。
李世民就不用说了,有名的从谏如流,重视法治 。经济上实行的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
所谓“均田制”即是耕者有其田,老百姓得利大的很了 。“租庸调制”简单化说了也只有七个字,“轻徭薄赋且公平”,老百姓直接向国家交税,不受大地主也即是王公功臣们盘剥 。
因为李世民没有大肆赐赏功臣们去直接掠夺民田 。
唐朝之所以伟大,全是因为这两个政策保证了唐朝的经济力量强大,社会财富没有被所谓的王公功臣们这些大地主做中间商盘剥去 。
至于怎么赏赐功臣,功臣如果遵纪守法还好,不遵纪守法侵害百姓还要杀头呢!
到了李治 。
李治继位伊始就显示了明君的作风 。先是停止了唐太宗在辽东的征伐朝鲜之战,就因为劳民伤财而无实际利益;接着又吸取陈硕真起义的教训,停止了诸多的土木工程以节省民力 。
最重要的是,唐太宗后期已经出现了功臣人家侵占民田的迹象,李治下令所有被侵占的田宅必须还给原有人家 。
即是说李治上任伊始反而处理了一帮子所谓的功臣 。
最著名的就是李治借助寒门科考出身的李义府和许敬宗、袁公瑜等人打倒了他的舅舅凌烟阁功臣第一名长孙无忌的派系 。
长孙无忌自杀 。
而长孙无忌是士族门阀,这些门阀无论他们有多大功劳,多高尚的人格道德,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必然上欺皇帝,下压百姓 。
必须不准他们做大才于国于民有利益,一如现如今不准资本做大垄断是一个道理 。
对他们好的皇帝都不是好皇帝 。
因为其他人更烂嘛!
绝大多数人要讲亲疏远近的,有几个能做到绝对一碗水端平?

文章插图
比如朱粑粑,什么都替后人考虑好了,只要投胎技术到家,一出娘胎就稳稳的握有永久可继承的VIP钻石卡,赢在人生起跑线——不对,是子宫 。朱粑粑被认为是不比大野家几位差的“圣君”(起码没那么荤素不忌),明君大抵如此,等而下之更不必说 。

文章插图
再有“著名XX领袖”某天王,不也是用人看姓啥的吗?
大家都是一丘之貉,这方面谁也不比谁强多少 。
而在其他方面各人差别就大了 。李家这对父子虽说父亲“无兄弟”儿子“无父”,可他们统治期总体还是稳定的,社会精神风貌也比较向上,这就足够压倒无数阿猫阿狗了 。

文章插图
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就像以前很多人觉得美帝那里是天堂,削尖脑袋都想出去,现在嘛,呵呵[机智][灵光一闪]
至于说封王问题,这跟宗法原则有关:从刘邦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开始,大家便逐渐接受“王爵”是皇族专用品了 。

文章插图
【李世民、李治等唐朝皇帝对功臣赏罚不明,为什么还说他们是明君】而这也没啥,不过是给皇族划出一个专用爵位系统,并不太影响别人 。而且后来为了避免割掘,演化出“封爵不临土”规范,爵位含金量大减——你要宰相放弃辅政大权去当空头王爷人家还不愿意呢!
- 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
- 苏泊尔铸铁锅开锅方法
- 什么东西吃天牛
- 孵蛋鸡蛋破壳了为什么死了
- 始皇帝、刘邦、刘彻、刘秀、刘禅、李世民、成吉思汗、朱元璋,若做皇帝你更喜欢做谁
- 白人警察压死黑人处理结果
- 用给字组词
- 推荐里的精彩小视频怎么恢复
- 二建报名时间2020
- 用关联词造8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