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

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

文章图片

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

文章图片

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

文章图片

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

文章图片

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

文章图片

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

文章图片

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

文章图片

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

文章图片

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

文章图片




8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销量环比增长显著 , 其中 , 中国品牌依然是当前车市主力 , 新势力部分品牌也创下交付新高 。


(注:本文销量如无特别说明及标注 , 均依据相关「零售量」数据统计 , 由驾仕派综合网络公开数据信息整理 。 )


根据乘联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 2025年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99.5万辆 , 同比增长4.6% , 环比增长8.2% 。


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8月中国品牌零售量为132万辆 , 同比增长9% , 环比增长8.6% 。


其中 , 凭借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头部主力车企持续发力 , 中国品牌国内零售份额攀升至65.7% , 同比增长2.3% 。 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转型升级表现优异 , 份额提升明显 。


8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为47万辆 , 同比下降2% , 环比增长2%;8月豪华车零售21万辆 , 同比下降5% , 环比增长21% 。 8月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0.5% , 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 传统豪华品牌较主流合资品牌压力更大一些 。


新能源方面 , 8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10.1万辆 , 同比增长7.5% , 环比增长11.6% 。 另一个值得留意的数据是——8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52.2% , 其中 , 8月中国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66.2%;高端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41.9% , 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1% 。


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 豪华品牌在新能源布局上也具备一定的市场接受度 , 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则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 。


下面我们来看看各品牌的具体表现:


01车企复盘:比亚迪稳居榜首 , 吉利增速亮眼数据显示 , 8月进入TOP10的车企中多数同比呈下滑态势 , 而同比呈增长的只有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广汽丰田、长城汽车四家车企 。 值得一提的是 , 从集团销量的维度上看 , 上汽集团总销量超过36万 , 已经逼近比亚迪 。





比亚迪8月继续保持了销量榜首地位 , 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8.3% 。 其主要原因在于10-15万元价位段一直是比亚迪的销量基石 , 但现在正面临来自吉利银河、奇瑞、零跑等品牌的冲击 , 市场份额遭到一定程度分流 。


对此 , 比亚迪已经在战略层面做出了相应调整 。 据相关报道 , 比亚迪于9月初将全年销量目标从原先的550万辆下调至460万辆 。 此外 , 驾仕派猜测比亚迪下一步还会针对市场端做出进一步调整 , 以应对对手的猛攻 。 需要注意的是 , 今年相关部门明确提出“反内卷” , 行业对价格战的敏感度较高 , 比亚迪下一步会打出怎样的牌尤为值得关注 。


可以肯定的是 , “迪王”绝对不会那么轻易把王座拱手相让 。


集团层面来看 , 上汽集团已经在8月销量上逼近比亚迪 , 在2025年的车企总销量冠军的争夺中 , 两者将会面临一战 。


上汽集团在今年前8个月主要依靠“自主品牌+新能源品牌+合资品牌+海外市场”的全面开花 , 可以看到上汽集团在近两个月密集推出了多款新车型:全新MG4上市后不到40分钟大定订单就突破1万台;全新智己LS6自开启预售以来 , 累计订单已突破5万台;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也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稳住了阵脚 , 其强势车型都稳中有升 。 上汽与华为合作的战略车型尚界H5 , 截止9月8日小订已经破8万台 。





凭借密集的新车投放——尤其是在新能源、自主品牌投放了多款战略车型 , 驾仕派认为 , 昔日的“车市一哥”上汽集团 , 或将与比亚迪长期形成两强相争的市场格局 。


说完了两大巨头之争 , 在惯用的车企销量排行榜上 , 吉利汽车以同比57.2%的增速表现亮眼 , 继比亚迪之后 , 排名第二;长安汽车则排名第三 , 同比增长17.6% 。 据长安官方数据显示 , 长安启源8月销量为3.73万辆 , 凸显出长安作为传统车企的转型成功 。


奇瑞集团位列第四 , 销量为9.88万辆 。 奇瑞持续依托旗下四大品牌强势发展 , 其中除了奇瑞主品牌外 , 捷途品牌成为增长最为迅猛的子品牌 , 有效助力其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


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分别排第五和第六 , 同比均下滑 , 两者在燃油车领域仍具规模优势 , 在新能源板块也在加速转型 , 一汽大众的ID.AURA、上汽大众的ID.ERA等将在之后入局 。 其中 , 上汽奥迪即将在9月16日上市的奥迪E5 Sportback则是上汽大众的战略级重磅新车 , 上市后有望改变现有高端纯电格局 。





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分别排名第七和第九名 , 两者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如一汽丰田bZ5、广汽丰田铂智3X和即将亮相的铂智7等 , 将强化其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 长城汽车排名第十 , 旗下魏牌表现亮眼 , 长城官方数据显示 , 魏牌销量同比增长167.51% , 成为传统车企新能源板块的“增长黑马” 。





整体来看 , 头部车企格局正重新洗牌 , 传统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转型成果逐步显现 , 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 而部分合资品牌也正努力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 , 以确保能留在牌桌上 , 未来新能源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


02品牌复盘:中国品牌占据主导 , 新能源转型或成生死线从品牌维度来看 , 在品牌销量前十中 , 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各占五席 。





中国品牌比亚迪、吉利银河、五菱品牌、吉利汽车、长安上榜 , 合资品牌大众、丰田、特斯拉、本田、日产上榜 。


其中 , 比亚迪品牌8月销量为29.89万辆 , 远超大众的16.9万辆和丰田的13.61万辆 , 尽管同比下降19.1% , 但依然高居榜首 。


【比亚迪增速放缓或迎战略调整,新势力格局被零跑重写】增速最强劲的是排名第四的吉利银河 , 8月销量为10.12万辆 , 同比增长169.43% 。 银河销量的大爆发主要得益于几款爆款车型 , 星愿单月销量为4.61万辆 , 蝉联轿车月销量榜首 。 除此之外 , 银河A7、银河星耀8 PHEV、银河E5单月销量均破万 。





五菱品牌位列第五 , 单月销量达到8.02万辆 。 其中 , 五菱宏光MINIEV的销量为3.78万辆 , 同比增长43% , 仅次于星愿 , 位居轿车榜第二 。 五菱缤果单月销量保持万辆以上 。 可以说 , 在微型电动车市场中 , 五菱依然占据头部地位 。


吉利汽车排名第六 , 月销量为7.16万辆 , 同比增长28.3% 。 其中吉利汽车旗下博越L和星越L单月销量为1.84万辆和1.76万辆 , 缤越也持续月销过万 , 吉利汽车的燃油车基本盘依然稳固 。


再往下是5万级销量左右的品牌 。


特斯拉排名第七 , 销量为5.72万辆 , 其中仅Model Y单一车型销量就达到3.94万辆 。 此外 , Model Y L于8月19日上市 , 9月开始交付 , 预计9月特斯拉的销量也将有一定的提升 。





长安汽车排名第八 , 8月销量为5.5万辆 , 长安汽车旗下逸动作为老牌燃油车 , 8月单月销量为1.36万辆 , 可见长安不管是在燃油车还是在新能源车领域 , 都很强势 。


排名第九和第十的分别是本田和日产 , 销量分别为5.39万辆和5.28万辆 。 其中 , 东风日产旗下新能源车型N7表现亮眼 , 8月销量为1.01万辆 , 较上月增加3693辆 。


尽管没有一个新势力品牌进入品牌前十 , 但零跑汽车以5.12万辆的销量超过鸿蒙智行的4.46万辆 , 排名第十一 , 小鹏汽车、小米汽车单月销量也超过3万辆 。


此外 , 品牌头部效应持续强化 。 TOP10当中 , 中国品牌不仅数量占优 , 在增速上也整体领先 , 合资品牌除丰田、日产保持正增长外 , 大众、本田均出现下滑 。


整体来看:中国车市前十品牌的市场格局中 , 比亚迪稳居第一梯队;大众、丰田以及吉利组成第二梯队 , 单月销量均在13-17万辆区间;五菱、长安、特斯拉、本田和日产构成第三梯队 , 月销规模在5-8万辆之间 。


这一格局表明:得新能源者得天下 。 吉利、长安、日产等通过快速转型实现增长 , 而转型节奏较慢的传统合资品牌则出现下滑 。 未来 , 不能及时拥抱电动化的品牌 , 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


03新势力阵营:零跑夺冠 , 理想下滑8月新势力品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零跑汽车拿下月度冠军 , 理想汽车则显著下滑 , 跌出前五 。





零跑汽车以5.12万辆的成绩成为新势力中唯一破5万的品牌 , 连续六个月领跑新势力 , 这主要得益于B01、新款C11/C16/C10、B10等新车的密集投放 , 带动零跑销量持续攀升 。 值得一提的是 , 零跑Lafa5在慕尼黑车展亮相 , 且按照目前增速 , 零跑9月有望冲击月销6万辆 。





排名第二的鸿蒙智行月销量达到4.46万辆 。 其中 , 问界单月销量达4万辆 。 具体来看 , 问界M9售出1万辆左右 , 问界M8贡献了2.15万辆 , 成为问界品牌的销量主力 。 且问界单一品牌贡献了鸿蒙智行品牌近九成的销量 , 且若将问界进行单独排名 , 其销量也是新势力第二 。


小米汽车8月份的销量达到3.64万辆 , 位列第三 。 目前 , 小米的产能正逐步提升 , 9月份YU7开始大规模交付 , 从长远来看 , 把握交付节奏、去渠道泡沫 , 将是小米汽车实现销量可持续的关键 。





小鹏汽车位列第四 , 8月销量达到3.47万辆 , 明星车型MONA M03单月销量突破1.5万辆 。 值得关注的是 , 全新小鹏P7于8月正式上市 , 7分钟大定订单破万 , 预计9月小鹏汽车的月销量有望冲击4万辆大关 。


蔚来汽车以3.11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五 。 其中蔚来品牌销量为1.03万辆 , 乐道品牌为1.64万辆 , 萤火虫品牌为4293辆 。 蔚来汽车整体销量提升归功于乐道L90 , 其8月销量为1.06万辆 。 此外 , 9月蔚来全新ES8上市 , 标配100度电池包等措施将助推蔚来汽车销量进一步增长 。


理想汽车8月销量为2.85万辆 , 排名第六 , 理想汽车销量波动主要受产品切换和产能调整影响 。 理想汽车官方宣布 , 工厂正全力提升产能 , 并声明:理想MEGA 8月交付超3000辆 , 9月产能有望突破3500辆;7月底上市的理想i8正加快生产速度 , 9月底交付量预计达8000到10000辆;纯电SUV i6将于9月上市 , 并实现上市即交付 。





再往下就是处于第三梯队 , 单月销量在1万到1.5万之间的极氪、方程豹、岚图、极狐、腾势 , 处于这一梯队的车企或将实现月销2-3万辆的突围 。


极氪和方程豹均为1.5万辆左右 , 排名第八和第九 。 其中 , 极氪9X于成都车展开启预售 , 1小时订单破4万 , 在50万级市场表现亮眼;方程豹钛7上市后 , 方程豹事业部总经理熊甜波期望 , 方程豹销量能够稳站月销2万辆 , 冲击3万辆 。 从中可以看出 , 方程豹可能会在销量上率先突围 。


岚图汽车8月销量为1.35万辆 , 排名第十 。 岚图正在加速新产品推出速度:8月底 , 新款岚图知音上市;成都车展期间 , 新款岚图梦想家正式开启预售;岚图追光L也迎来首发亮相;岚图泰山作为旗舰SUV车型 , 也将会在第四季度上市 。 岚图新车在下半年密集落地 , 覆盖轿车、SUV、MPV各领域 , 表明岚图正通过更广泛的产品布局 , 冲击2-3万辆销量区间 。





极狐与腾势的月销量目前维持在万辆左右 , 位列第十一、十二名 。 极狐T1于8月启动预售 , 并于9月正式上市 。 据官方数据显示 , 该车开启预售仅6天 , 订单量便突破2.5万辆 , 体现出较强的产品竞争力与定价吸引力 。


与此同时 , 新款腾势N9也预计于9月推向市场 。 两个品牌新车的陆续上市 , 将会带动其向2万辆级规模迈进 。


从新势力品牌前八个月表现来看 , 各家车企的年度目标完成率差异也在逐步拉大:


小鹏和零跑汽车的完成率为77.6%和65.8% , 成为最有希望达成年度目标的品牌 。 小米汽车完成率约为62.3% , 能否完成年度目标将考验公司的产能爬坡情况 。 理想汽车、岚图汽车完成率为40%左右 , 深蓝、极氪、蔚来、阿维塔、腾势、鸿蒙智行的完成进度都不足40% , 最后四个月需要持续发力 。


04细分市场格局稳定 , SUV成车市销量主力最后再来看看轿车、SUV以及MPV细分市场的具体排名情况 。


轿车8月总销量为90万辆 , 同比增长1.8% , 市场表现较为平稳;新能源汽车8月总销量为110.1万辆 , 同比增长7.5%, 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还在不断扩大;SUV 8月总销量为101.2万辆 , 同比增长8.7% ;MPV销量为8.3万辆 , 同比下降9.8%, 是唯一出现总销量下滑的品类 。


轿车方面 , 星愿仍位居榜首 , 单月销量为4.61万辆 。 宏光MINIEV紧随其后 , 销量为3.78万辆 , 同比增长43% , 增长势头强劲 , 两款微型电动车的差距较上月有所缩小 。





秦PLUS DM-i、海鸥、轩逸排名三到五位 。 可以看出 , 在榜单前五中 , 比亚迪占据两席 , 虽然秦PLUS DM-i和海鸥同比均有下滑 , 但凭借庞大的基数依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 在轿车市场中 , 轩逸是唯一进前五的燃油车 , 其在家用轿车市场地位依然稳固 。


SUV方面 , 特斯拉Model Y尽管同比下降13.1% , 但依旧在细分SUV市场保持领先地位;问界M8增程版排名第二;元UP排名第三 , 在小型SUV市场中表现稳?。 慌琶?谒暮偷谖宓牡牟┰絃和途观L通过终端调整 , 成为SUV榜单前五中的两款燃油车型 。





MPV车型方面 , 赛那仍居榜首 , 但与第二名的差距逐步缩?。 会巴济蜗爰以孪?客?仍龀?5.1% , 排名第三 , 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 。





丰田格瑞维亚排名第四 , 尽管同比销量下降 , 但与赛那的总销量达到1.34万辆 , 丰田成为MPV市场的主要赢家 。 别克GL8 PHEV排名第五 , 月销量为5490辆 , 同比上涨29.7% , 加上燃油车型的4505辆 , 别克GL8总销量为9995辆 , 实际排名依然超过赛那——依然是MPV细分市场中王者般的存在 。 而随着新款GL8陆尊/陆尚、别克至境世家的上市 , 将会进一步提升别克在MPV市场上的竞争力 。





在轿车、SUV、MPV三大细分市场的TOP5榜单中 , 中国品牌不仅在数量上 , 更在销量上确立了领先地位 。 除了日产、丰田、别克等品牌在部分轿车和MPV细分市场尚能保持一定竞争力外 , 尤其在新能源领域 , 无一家合资品牌跻身前五 。


05驾仕结语从2025年8月销量的复盘中可以看出 , 中国乘用车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核心趋势:


1、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重新洗牌 。 比亚迪仍稳坐头把交椅 , 但其面临的竞争压力空前巨大 。 不仅有吉利、奇瑞等中国品牌虎视眈眈 , 还有上汽集团对其榜首位置发起挑战;


2、合资车企加速新能源转型步伐 。 随着日产N7、铂智3X等强势出击 , 日产N6、至境L7、大众ID.EVO概念车以及与众06、奥迪E5 Sportback等车型也纷纷亮相 , 进一步丰富合资车企新能源产品矩阵;





3、新势力阵营内部重新洗牌 , 呈“零界小蔚”格局 。 零跑凭借产品矩阵优势稳坐首位 , 华鸿蒙智行在高端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 , 小鹏和蔚来还在快速上量 , 而理想则因产品切换暂时下滑;


4、细分市场进一步加剧分化 , SUV市场成为竞争最激烈的主战场 , MPV市场虽然总量最小 , 但却是市场高端化趋势最强的区间 , 随着别克等主流品牌全新MPV车型的推出 , 该细分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于白热化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