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5月份的时候 , 工信部一纸《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征求意见稿 , 把本已成为主流配置的隐藏式门把手 , 重新拉到了争议当中 。
本以为工信部最终也只会是对五花八门的隐藏式门把手 , 做一些诸如安全技术方面的标准要求 , 比如机械冗余、断电保护之类的 。 但最新的消息显示 , 监管部门正在酝酿在汽车全行业禁用全隐藏式门把手 。
根据消息人士说法 , 后续可能会在法规中明确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 , 但允许半隐藏和传统门把手 , 不过必须带有机械冗余 。 这项规定预计将给出一年的过渡期 , 可能按2027年7月执行 。 这意味着未来国内销售的新车中 , 将不再出现全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 。
一旦这项法规成真 , 如果你现在买一辆全隐藏式门把手的新车 , 很有可能在两年之后成为绝版 。
颜值与风阻 , 隐藏式门把手的两项智商税
颜值与风阻 , 曾经是隐藏式门把手广为普及的两项优点 。
1954年 , 奔驰300SL第一次在量产车采用隐藏式门把手 , 当初就是为了参加比赛时能够降低风阻 , 但此后的几十年里 , 这项设计都没能被汽车厂商普遍采用 。
直到2012年 , 特斯拉电动车横空出世 , 不仅采用了封闭式车头设计 , 也采用可以电动弹出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平时门把手缩进车门 , 解锁时自动弹出 , 车辆关门时再按回去 。 这设计一出来 , 不仅未来感高级感十足 , 更是仪式感满满 。 这基本上也定义此后所有新能源车设计的通用模板 。
在此后的十年 , 国内新能源车纷纷将特斯拉作为假想敌 , 隐藏式门把手也就几乎成了新能源车的标配 。 颜值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 风阻能提升续航 , 这两项都是卖车的核心卖点 , 让大家深信不疑 。 但真是如此吗?
先说颜值 , 隐藏式门把手让车门外表简洁 , 没个突兀的凸起 , 整车看起来就高级感飙升 。 但随后演变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弹出形式 , 颜值就未必高了 。
比如在中低端车型中非常常见的“跷跷板式”隐藏式门把手:这类门把手在车辆解锁后部分弹出 , 通过按压一端翘起另一端 , 手指嵌入后拉开车门 。 相比起整块门把手整体弹出的设计 , 颜值上就差了不少 。
如果说颜值还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 那“降低风阻”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营销托词 。
隐藏式门把手对于降低风阻有帮助 , 但帮助十分有限 。 根据SAE论文数据显示 , 隐藏式门把手对轿车风阻系数改善仅0.005-0.01Cd , 远低于部分车企宣称的0.03Cd 。
拿纯电车来说 , 每降低0.001Cd的风阻可大约降低0.05-0.06度电(百公里耗电量);降低0.01Cd则等于百公里耗电量降低0.60-0.72度电 。 反映到续航里程上 , 顶多也就是提升十多公里 。
这对用户而言的实际意义是很小的 , 特别是充电桩已经随处可见的今天 , 十几公里的续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至少不会改变车主的用车习惯 。
隐藏式门把手带来的麻烦 , 远比好处多得多
说回隐藏式门把手所带来的麻烦 , 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 。
首先就是成本 。 现在车企天天说降本 , 但隐藏式门把手还真不能降本 , 它的制造成本显然比用了近百年的普通机械平拉式门把手要高 。
因为普通门把手只是金属框架、机械结构加塑料外壳 , 成本可以低至两位数甚至更低 。 而隐藏式门把手根据不同的款式 , 不仅要有触摸感应装置或按键 , 同时还要有电动机和电控单元 。 有良心的车企还得为其设计一套机械结构作为冗余 , 成本上绝对不会是1+1=2那么简单 。
接下来就是使用的便利性了 。 先不说别的 , 就说市面上各种隐藏式、半隐藏式门把手 , 恐怕让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不知道该如何开门 。 要不然电商平台上各种开门提示贴就不会热销了 。
如果不会开门 , 尴尬倒是次要的 , 手指被夹你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 但碰到北方严寒天气把门把手冻上了 , 那就不是尴尬和疼痛那么简单了 。
虽然现在车企针对这些问题都已经推出了“低温保护”、“防夹功能” , 但这些功能一方面太“隐形” , 另一方面也不能百分之百确保成功 。 网上翻车的案例已经很多 , 更重要的是 , 一套包括低温保护、防夹等功能的完整的隐藏门把手系统 , 成本其实更高 。 谁能确保车企不会为了省钱而悄悄给你“减配降配”呢?
不过 , 以上问题都还是小事 , 安全性才是大事 。 其实就连传统机械门把手都难免碰上发生事故车门打不开的情况 , 更何况是隐藏式门把手 。 每次发生事故 , “为什么车门打不开”的问题就总会被提出来 。
2019年 , 美国就发生过特斯拉Model S在事故后门把手无法弹出 , 导致外界无法第一时间救援 , 车主最终命丧火海的案例 。 2022年 , 辽宁大连也发生过一起特斯拉Model 3事故 , 现场群众想要把车内受困车主救出来 , 但都打不开门 。 最后是用铁棍把车门撬开 。 今年上半年发生在安徽的一起高速交通事故 , 造成三名花季少女丧命 , 同样的疑问又再次被提了出来 。
虽然造成车门无法打开的原因有很多 , 未必一定与门把手有关 , 但这种事情只要发生一次 , 就可能葬送一条生命 , 毁掉一个家庭 。
所以 , 优缺点两相比较下来 , 隐藏式门把手特别是全隐藏式的 , 确实弊大于利 。
写在最后:
门把手事关安全 , 所以哪怕是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了隐藏式门把手的雏形设计 , 但机械结构的门把手设计还是一直占据主流 。 这是大量复杂测试 , 以及一系列事故警醒之后 , 车企所做的选择 。
然而到了新能源时代 , 车企为了体现自己产品的科技性和潮流感 , 一窝蜂都选择隐藏式设计 , 生怕自己被贴上“落伍”的标签 。 赶潮流的又岂止是门把手 , 像是无实体按键、零重力座椅、全景天幕、电子外后视镜、异形方向盘等等 , 每一项都可以看作是颠覆式的创新 , 但从体验的便利性和使用的安全性上 , 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验证 , 已经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
“谁不做谁落伍 , 别人还在做 , 自己不能不做”的囚徒困境 , 致使车企根本没有勇气自我否定 。 只有监管层从顶层标准上出手 , 才有可能让汽车功能的创新回归服务人类的本质 。 (文/优视汽车 老炮 )
【“隐藏式车门把手”或被禁,过渡期一年?】注:配图来自网络 , 权利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
- 起亚SUV“掀桌破价”!外观霸气,纯电续航720km,优惠完才11.2万
 - 买车后才发现,新手当宝老司机冷笑,这些所谓高科技配置才是“智商税”
 - 自称“合资小霸王”的捷达VS8,花10万买亏不亏?
 - 特斯拉调整FSD定义,放弃“无需驾驶员监督”承诺
 - 领克“悍将”开启预售!双电机四驱,搭英伟达Thor芯片,5.1s破百
 - 电池自燃前,汽车会这样对你“求救”!很多车主都忽略了
 - 当捷达穿上“霸王战甲”:VS8能否改写合资SUV的性价比游戏?
 - 试驾奥迪E5 Sportback:驾驶乐趣依旧,“电味”更足
 - 24万多拿下奥迪A6L,2022款“西装暴徒”代步新选择
 - 问界女司机“四大怪”现象,不开车、不碰方向盘、不关门、不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