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市盈率 一文读懂企业的市盈率( 四 )


当g=5%时,合理PE=20;
当g=6%时,合理PE=25 。
按上述公式计算时,会发现市盈率主要跟我们假设的永继增长率 g 有关 。按长期回报率为 10% 计算:

  • 医药行业的 g 乐观取到 6%,对应 25 PE 的买入价,医药行业的合理市盈率在 20-30 之间;
  • 食品饮料行业的 g 乐观取到 5%,对应 20 PE 的买入价,食品饮料行业的合理市盈率在 15-20 之间;
  • 水电行业的 g 可以取到 1%,对应 11 PE 的买入价,水电行业的市盈率在 8-15 之间 。
这里大家可以看明白,不同行业的估值不同,表面看是由其眼前增速决定,本质是由其永继增速决定的 。(本质由其行业空间,寿命,增速三个因素决定 。)关于 g 的深入理解,在《公司金融》讲股利政策「一鸟在手」的时候,它认为当公司按照持续增长率 g 成长时,每股的股利也按照 g 成长,实际上是将公司盈利增长率视为股利增长率的近似 。
消费品公司为何会有溢价?表面看是抗通胀,逆周期,转嫁成本和提价的能力相对比工业用品强,有定价权,重复消费频率高;本质是其行业的永继增长率高 。所以 20 PE 的茅台并不比 10 PE 的水电股有任何溢价,其对应的长期回报率极可能前者更高呢 。
我们这里估算的目标,主要是计算一家优质公司的长期合理 PE,截止目前为止我想大家已经有了答案,它的关键在于对行业长期增速的理解和企业长期品质的洞察后,然后对 g 进行的估算 。需要注意的是,永继增长率设为 5% 的要求必然优秀行业的极品公司,所以通常我们买入市盈率大于 20 的公司需要非常慎重 。
2
实践估值举例
实际估值举例,对于具备长期经营价值的水电公司 。取g=1%,股权回报率r=10%,得PE=1/(r-g)=1/(10%-1%)=11.1 。可以看出,这个假设要求企业可以无限期经营到永远,不太现实 。但打 7 折接近 8 PE 买入这类长寿且稳定分红的公司应该是一笔好买卖 。但这样计算的前提是,企业净利润得接近自由现金流,水电企业折旧现金流较多,是符合这个前提的 。也只有极少数优质公司才符合这个前提,投资支出大或 ROE 持续下移的 0 成长型公司都是在损毁价值 。
这里我们会发现自己面临了一个问题,每家企业不同阶段的增速是不同的,直接用一个永继增长率 g 来贴现太不靠谱了 。尤其对于近几年高增速的公司,用此方法估值会偏差很大 。但是,直接采用偏低永继增速来折现,也是一种折扣或安全边际的艺术处理,毕竟我们是不想拥有企业十年就不拥有一分钟的投资者 。
例如我们假设贵州茅台的永继增长速度为 5%,则合理买入 PE 为 20 倍,考虑到贵州茅台现阶段高达两位数的增长,直接视为安全边际即可,不再打折扣了 。要完全解决不同阶段增速不同的问题,只能进行分段估值,也就是采用 PEG 或现金流量贴现法来计算会更为接近企业的内在价值 。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上面描述的估值方法,只适合长寿稳健的白马股和未来盈利稳定的类水电股票罢了 。也只有此类公司,才更适合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计算其价值 。
3
长期回报率计算法1:长期理论回报率


根据PE=1/(r-g),易得r=1÷PE+g
r=股权投资要求的回报率(贴现率)
g=每股收益的增长率(永久性)=长期企业利润融资摊薄后的增长率=接近经济或行业增长率
备注:根据美国长期数据:GDP 的长期增长率接近 3%,整体长期成长率 g 也会接近这个数据 。但考虑到公司很难像行业一样永存或永继增长,这个成长率建议根据 GDP 或行业特性保守取值,多数时候买入时不考虑公司的内生性成长也是一种安全边际 。
所以,长期回报率=1÷PE+长期成长率=1÷PE+g
对于经营稳健,赚钱能力强,重视股东回报且未来预期没有融资摊薄股东回报的优秀公司来说,这个公式基本可以视为一个完全忽略眼前的告诉成长性,着眼于长期随 GDP 稳定增长,是一种打了折扣而具备安全边际的回报估算 。
对于重视股东回报的优质消费企业,在完全不考虑成长性时,15 PE 买入对应的长期回报率接近 10%,20 PE 买入时对应的长期回报率接近 8% 。若是企业能够有很好的再投资能力,比如菲利普莫里斯这样的优质消费公司,高成长使其长期复合收益率达到 19% 。估值和买入时完全忽略成长,也是一种很好的安全边际思维 。我们确实需要打折或忽略成长来估值,因为我们不靠谱地假设了企业永生且保持永久的赚钱与回报股东的能力 。